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pptx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第1页/共26页 第2页/共26页 1 耳源性眩晕 系指由内耳前庭感受器受到病理损伤所致,常伴有听力障碍和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其他神经系统受损迹象。常见病因有: 1.1 梅尼埃病 占耳源性眩晕的66% ,中年后发病为最常见。以发作性眩晕、慢性进行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发作的特点呈突发性,听力减退多在第一次眩晕发作之前开始,也可在发病后发生。眩晕发作随耳聋的进展而减少,至完全聋时由于迷路功能完全丧失而告停止。眩晕前已多有耳鸣,发作时突然加重,间歇期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眩晕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出汗和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眼球震颤,电测听呈现不同程度感音性耳聋,余无异常所见,亦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第3页/共26页 1.2 壶腹嵴顶结石病 好发于30—60岁。本病起病急骤,多在某种 特定头位 (如头向一侧后仰位或头部转动至患耳最低位等),经短暂潜伏期(2-10 S)后突发旋转性眩晕,持续数秒(S)至30 s,伴有短暂的水平性或旋转性眼震,无听力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重复该头位时可重复出现眩晕。位置试验可诱发眩晕和眼震。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于数天至数月后自愈,其预后良好。第4页/共26页 1.3 前庭神经元炎 也称为前庭神经炎,多为一侧前庭神经元的不全受损。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但不伴有听觉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可持续数秒至数天。本病极易与梅尼埃病相混淆,但本病无耳蜗症状,眩晕持续时间较长,无反复发作特点,病愈后很少复发,且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可资鉴别。第5页/共26页 2 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临床常见,其中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所引起者较为多见。因为前庭系统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且内耳及前庭神经核的供血均为终末动脉,发生病变时的侧支循环建立较难。前庭神经核是脑干中最大的神经核,位置较表浅,对缺氧特别敏感而较易受损故引发眩晕。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常突然发病。一般而言,病变愈接近内耳,耳鸣、耳聋愈严重,病变愈接近动脉主干,内耳症状愈不明显而以其他神经症状为多见。脑血管性眩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6页/共26页 2.1 迷路卒中 本病由小脑前下动脉或基底动脉发出的内听动脉痉挛、闭塞或出血所致,突然发生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可伴恶心呕吐,若同时有前庭耳蜗动脉受累则伴有病侧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迷路卒中的眩晕性质属耳源性眩晕,但病因归类也可属于脑血管性眩晕。病情恢复和反复发作与否,决定于病变的性质,如系缺血所致,症状和体征较易恢复;如系梗死或出血则恢复慢和疗效差。第7页/共26页 2.2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当一侧椎动脉或/和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的主要分支,较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30—40岁者约有20%出现此种改变,使得动脉管腔逐渐变窄,造成局部血流量逐渐减少。突发剧烈的旋转性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水平性或混合性眼震及恶心、呕吐(前庭神经核受累),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向病侧倾跌(前庭脊髓束受累);病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声嘶、吞咽困难(疑核受累);同侧面部及对侧肢体呈交叉性浅感觉减退(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髓丘脑束受累)。第8页/共26页 2.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常见,但本病的概念至今仍欠清晰。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眩晕,约占80% ~9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依据是:①发病大多在50岁以上;② 突发与头位有关的眩晕。持续时间短暂;③眩晕发作时伴有一项或数项脑干缺血症状和体征;④ 临床征象持续时间不一,可数分钟至数日,以后可再发病;⑤血管影像检查多可发现椎一基底动脉狭窄或受压。第9页/共26页 2.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常出现两组临床症状:一组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的血液返流入锁骨下动脉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多因肢体尤其上肢活动量过大,使键侧椎动脉“盗血量”增大所致,以眩晕及视力障碍为多见,次为晕厥,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另一组是由于 患侧上肢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收缩期血压比健侧低3 kPa以上,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本病确诊有赖于血管造影。第10页/共26页 2.5 小脑梗死或出血 常出现突发性眩晕,眩晕常为首发症状,程度剧烈,但常被接踵而至的其他神经症状或颅内压增高所掩盖。第11页/共26页 3 颈性眩晕椎动脉型,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颈性眩晕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因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此病虽与颈椎增生有关,但与增生的程度无多大关系,而与增生的位置直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