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17年1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17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 作者:史莹 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01期 摘 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只片面地教授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忽视中国文化的输入,导致本土文化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及措施,呼吁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这一现象,从而宣扬我国文化,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状 语言学家Harmer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在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严重。首先,现有教材大部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介绍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教材,学生无法从教材中感受中国文化,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 其次,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都没有提出对母语文化介绍的具体要求。这就导致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包含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内容。所以学校的英语测试根本不会专门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甚至连国家级英语级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汇、阅读及对英美文化方面的理解,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考查。 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缺乏本土文化认同感,没有意识到在大学英语授课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教师授课基本上以传授西方文化知识为主,鲜有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种教学现状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熟练运用英语传播交流中国文化,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Sapir 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没有语言的文化和没有文化的语言都是不完整的。但文化教学经常被错误理解为英美文化的输入,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几乎都在传授西方文···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