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听力评价的内涵、功能与一般过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8期).docx

  • 0
  • 0
  • 约2.38千字
  • 约 21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听力评价的内涵、功能与一般过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听力评价的内涵、功能与一般过程 作者:李纯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08期 摘 要: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听力评价”是教师为了做出教学的决策或教育管理者为了做出教育管理的决策,收集影响学习者听力的相关信息,判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与听力特征,分析影响学习者听力的因素,并对汉语听力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策略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对教与学起到促进与改善的过程。听力评价在汉语听力教学中有判斷、改进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等功能。听力评价的一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准备听力评价;收集影响听力评价的相关信息;结合评价目的与评价内容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描述和解释;根据对信息的解释结果做出教学决策。 关键词:汉语听力教学 听力评价 功能 一、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汉语教学)打破传统综合教学方式实行多项技能分开授课后,听力教学得以独立授课,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刘颂浩(2001)[1]认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以下简称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听力理解的本质与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学生听力难点、听力微技能、听力训练方法、教材编写、听力测试”等10个方面,指出其中关于听力测试的文章不多,听力测试研究比较薄弱。“听力测试”是与“听力评价”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这里可以将前者看作后者的方式之一。此外,周曼群(2013)[2]从听力理解的本质、听力教学法、学习者策略、课堂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评述了2000年以后听力教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面貌,几乎未涉及到听力评价研究的相关内容。 虽然专门针对汉语教学听力评价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但目前关于汉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汉语教学的听力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汉语教学评价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杨翼(2008)[3]的《汉语教学评价》,该著作主要从理论基础、一般过程、形式与标准、信息的收集与质量等方面论述了汉语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同时阐释了汉语学习者评价、汉语教师评价、汉语教材评价的相关内容。鉴于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对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丰富听力评价的相关研究以促进汉语听力教学,这里结合汉语听力教学集中讨论三个问题:听力评价的定义、功能与一般过程。 二、“听力评价”的内涵 (一)“听力” “听力”即“听的能力”,是通过听觉感知来理解话语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属于“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是指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听的能力”,是一种用所听信息与非语言环境相结合达到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比如,听完天气预报决定外出是否多穿些衣服,是否带雨伞等[4]。 汉语“听力”可细分为各种听力技能,如李清华(1987)[5]提出了6种能力:对听力材料的筛选能力;预测和更正预测的能力;跳跃障碍的能力;识别重述或变换措辞的能力;利用连接词和语法关系提供信息的能力;“一心二用”的能力等。杨惠元(1996)[6]总结了听力理解的8项微技能: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存储能力、联想猜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说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朱正才、范开泰(2001)[7]区分出两种不同的认知水平听力理解技能:低级听力技能(辨音能力、辨明语调能力、认识语法成分能力)和高级认知技能(信息选择能力、预想与猜测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金琰如、王佶旻(2012)[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16种听力能力,并从心理维度上将这16种能力划分为“识别维度、注意维度、记忆维度、理解维度、推断维度”。以上研究成果对听力技能的分类与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为汉语听力教学的听力评价内容提供了多角度的选择与参考。 (二)“听力标准”与“课程教学目标” 1.听力标准 “听力”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使用者或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某种第二语言(外语)的能力的描述就是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是衡量使用者或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或语言水平的一种手段,它依据不同的理论或语言实际,把语言(交际)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加以详细描述,既可视为学习目标,又可用来界定已经达到或拥有的语言能力或水平。[9](P30) 目前,国际上较权威的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有《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美国的《ACTFL语言能力等级标准》等。汉语教学所采用的第二语言(外语)能力的标准主要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试行)》《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等。这些标准中对“听力”标准都有详细的描述,如《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对汉语口头理解能力(听力)一级的能力描述为:“能听懂与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词语;能听懂所熟悉的环境中基本的数字和最常用的关键词语;能听懂他人的问候或招呼;能明白基本的指示话语或要求;能明白要求重复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