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之我见-《粮食问题研究》(2021年4期).docx

  • 2
  • 0
  • 约1.65千字
  • 约 9页
  •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之我见-《粮食问题研究》(2021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之我见 作者:严有堂 来源:《粮食问题研究》2021年第04期 摘要: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大力实施耕地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七年豐”,连续六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央适时提出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战略部署。各地立足本地粮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的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五优联动”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经验。“优质粮食工程”是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口感与营养的关系、储备与消费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些粗浅建议,为构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安全 优质粮食工程 协同推进 粮食安全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更事关国家安全。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耕地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七年丰”,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保障。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从温饱向优质转变。党中央顺应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适时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 “优质粮食工程”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高种粮农民收益为落脚点,促进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力举措。“优质粮食工程”自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各地围绕优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创新实施“五优联动”模式,走出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方方面面,需要从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产量与质量协同推进,产得多,产得优质 尽管我国粮食年产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人口增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耕地、水资源等对粮食增产的瓶颈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根弦。因此,我们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粮食需求的同时,要确保总体粮食的供需平衡,即在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要确保粮食总体产能,实现产量与质量协同推进,力争做到产得多,产得优质。 一是要推进粮食种子筛选培育。加强粮食育种基础研究,从提高产量与提高品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品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在这方面我国有着良好的基础,在粮食育种研究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保持品质基础上使粮食产量不断越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粮食的优质是相对的概念,比如用于粉条生产的籼稻谷要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高些,而用于口粮的籼稻谷要求支链淀粉含量相对高些。不同的粮食品种对气候的要求不同,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且有的区域因土壤富含某些微量元素而生产出富含微量元素粮食和特别口感粮食。因此,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特点推进粮食的功能划分,走差异化粮食生产之路。 三是要推进栽培技术创新。“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要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栽培技术,依靠农业技术改进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四是要实施耕地污染情况全面调查,加大农业污染整治,借助信息化建立粮食质量到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溯源体系,让消费者吃到高质量、放心的粮食。 二、口感与营养协同推进,吃得好,吃得健康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粮食的口感,追求“精、细、白”,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供应的粮食往往过度加工,这···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