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年102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年102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者:袁志掌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02期 (射阳县苇荡小学,江苏 射阳 224351) 摘 要: 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创教育的未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应从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平等、互助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启发、鼓励、赞誉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就差那么一点点,再考虑一下”,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有自己的想法,很好。”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影响学生,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营造···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