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与水蒸气反应手持式实验装置的设计-《化学教学》(2020年7期).docx

  • 0
  • 0
  • 约1.51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1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铁与水蒸气反应手持式实验装置的设计-《化学教学》(2020年7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铁与水蒸气反应手持式实验装置的设计 作者:李文杰 来源:《化学教学》2020年第07期 摘要:针对教材中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不足,用弯管、套管、钢丝棉等进行手持式实验装置的设计,并借助传感器对氢气浓度进行实时测量。利用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可进行课堂演示或分组实验,具有安全性高,趣味性、移动性强,视觉效果好,一体化及易推广等优点。 关键字:铁与水蒸气反应;手持式实验装置;实验改进;弯长导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20)07-007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提出 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金属元素之一。2019年人教版高中必修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在介绍铁与水蒸气反应时[1],联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呈现了钢铁生产中钢水注入模具的真实图片,从而提出“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这是为什么”的问题,教材再呈现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了解反应原理,从而明确地回答了该问题[2]。 若按教材装置进行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湿棉花提供的水蒸气不均匀、不连续,导致产氢气量低,实验现象不明显,且湿棉花容易烘干烧焦;(2)当温度达到反应要求的500~600℃时,湿棉花的水流向试管加热处,不仅会将铁粉带离加热处,还会导致炙热的试管炸裂,存在安全隐患;(3)还原铁粉成堆状,与水反应接触不够充分,使得加热装置需要改用酒精喷灯、多头酒精灯或加用防风罩等措施,操作不够简洁,耗时也较长,存在安全隐患,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现状 针对以上不足,很多学者不断做了尝试,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改变水蒸气产生方式上,任鑫雨等[3]利用硅酸铝棉代替棉花提供水蒸气;张慧容[4]、刁钰华等[5]利用五水硫酸铜分解释放水提供水蒸气,但仍需用两个酒精灯加热;王紫华等[6]利用香蕉等水果提供水蒸气,但难免会有果酸以及水果中富含的乙烯的干扰。在增大铁粉的接触面上,方向东等[7]利用石棉绒包裹铁粉,但石棉的导热能力比较差;任劭等[8]通过精心设计利用磁铁吸引铁粉,增大接触面,但也只有表面的铁粉才能与水蒸气接触反应,且该装置使用仪器较多,组装耗时较长,操作也不够简练。 3设计理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建构,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一个实验若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更环保安全和有趣,无疑对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9]。 (1)文献中供水剂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硅酸铝棉、五水硫酸铜、水果等使学生眼花缭乱。成分越复杂,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推理出水被还原的产物就越难。能否巧妙地选择或加工仪器,直接利用水提供水蒸气呢? (2)铁与水蒸气反应,条件是高温,通常温度需要500~600℃时才开始反应。能否找到比表面积较大的铁,这样既能与水快速反应,又能降低反应所需温度,减少试管炸裂的风险,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3)通常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产生的氢气泡在不透明的蒸发皿中,学生无法实时观察到实验现象。能否将装置尽可能一体化、生活化,现象更加明显化、直观化呢?这样就可以走近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4实验改进 4.1实验仪器及用品 仪器:托盘天平、酒精灯、打火机、试管夹、具支试管、乳胶头、单孔橡皮塞、(加工的)弯长导管、焰色实验中的铁丝(用作取泡器)、橡胶管、玩具吹泡器(截取前端) 用品:钢丝棉、棉线、蒸馏水、泡泡水 4.2实验···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