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VIP

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目录 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其临床意义2 血小板增多减少性疾病的危害3 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45 出血和血栓的基本理论61 血友病分型是哪些凝血因子缺乏 DIC病理生理过程 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 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有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2.血管壁的调控3.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 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TXA2、5-HT和ET2)血小板的激活 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在损伤局部形成血小板凝块3)凝血系统激活 内、外凝血系统启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4)局部血黏度增高5)抗纤溶作用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1 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粘附功能 主要参与因素有胶原、vWF、GPIb/IX复合物等2.聚集功能 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IIb/III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AA代谢产物: 血小板上为 TXB2 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为上6-酮-PGF1a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3.释放反应 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储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反应。4.促凝功能 血小板第三因子(PF3)为凝血因子IXa、VIIIa、V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5.血块收缩功能 6.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能填充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故能增强血管壁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三、血液凝固机制凝血因子目前包括十四个,除FIII存在于全身的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按理化性质分为四组:1.依赖维生素的凝血因子 包括 FII、FVII、FIX、FX,其共同特点是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酸末端都有数量不等的r-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脏中合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2.接触凝血因子 包括FXII、FXI、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3.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包括 FI、FV、FVIII、FXIII。4.其他因子 包括 FIII、FIV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 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 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四、抗血液凝固系统1.抗凝血酶III 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Xa、FXII、FXI、FIX)抑制物。2.蛋白C系统: 包括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3.纤溶酶 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其临床意义2 正常参考值:11-14秒 超过正常3s为异常PT延长:1)见于外源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纤维蛋白原减低 2)肝脏疾病 3)维生素K缺乏症:胆石症、胆道肿瘤、慢性肠炎、偏食等 4)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肝素、FDP等。PT缩短: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同时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正常参考值:0.8-1.5。定义:病人与正常对照PT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相应手术应用双香豆素类等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一般PT值在参考值的2倍左右 INR以2.0-3.0为宜。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参考值:24-36秒。 1、 延长:(1) 内源性因子Ⅷ Ⅸ 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 乙.(纠正试验)(2) 监测肝素用量,一般以1.5-3.0倍为宜(3) 血管性血友病:由于vWF缺陷导致VIII不稳定(4)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增多: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5) 由于患者纤容亢进 如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2 缩短:(1)高凝状态(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超过正常对照三秒为延长,是反映的体内抗凝物质,所以它的延长说明纤溶亢进,测定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纤维蛋白的形成时间,所以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TT缩短无临床意义。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参考值:2— 4g/L1.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