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放映之院线市场研究报告.docx

中国纪录片放映之院线市场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中国纪录片放映之院线市场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当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进程后,犹如汽车驶进高速公路,一路快速奔驰。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的2010年终于登上年度百亿元票房新台阶,以一个新的高度站在“十二五”的开启年。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最显著的进步之一,就是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国产电影的制作、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类型化电影的丰富对电影市场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在电影类型中,纪录片是一种类型,有其独特魅力与受众群体。本文依据近年来院线放映纪录片现状及数据,分析纪录片电影在院线市场商业放映的得失。 一 纪录片在国内院线市场的基本概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电影发行体制在第一轮改革中将各国有电影制片厂推向市场,国产片发行方式改革为制片厂与各省(直辖市)电影发行公司直接产销见面,电影制片厂直接向省(直辖市)电影公司销售产品。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化转型初期,产业链中各环节都经历了一个逐步适应,渐进成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内电影市场跌至低谷,年度票房一直在不足10亿元人民币槛上徘徊。当时,市场电影节目极度短缺,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供电影院放映的新片节目仅百余部左右。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纪录片。这期间的国产纪录片,主要是科教片和专题片,发行方式皆以单拷贝形式卖给各省区市电影公司,比较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在配合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中积极作用相当明显。当时,国内科教片和专题片纪录片销售不错。例如,北京科教片厂2001~2002年间生产的《宇宙和人》、《隐患在你身边》、《深渊邪教的本质》、《性爱无忧》等,平均每个节目单拷贝销售达到300个,按当时价格,300个拷贝销售收入有240万元,折合票房就是850万元左右,投产回报率很高。那时,由于没有完整的市场统计,节目按单拷贝销售后,各发行公司对实际票房收入也不愿透露,仅从拷贝需求量上分析,可与同期投放的进口分账大片的拷贝投放量媲美,因而可以得出科教、专题等纪录片在国内市场转型初期是有一个活跃期,也有一个较好的市场产出。这一时期,有两部文献纪录片,在市场放映引起轰动,在市场留下深刻痕迹。它们是《周恩来外交风云》和《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分别于1998年2月和11月在全国市场大规模放映。这两部电影均由中央新闻电影厂制作,北京建基影视文化公司参与了制作并主导发行。当年《周恩来外交风云》创造了全国票房3000多万元的佳绩,按当时的平均票价计算,该片观影人次达937万多。影片在1998年度十大电影中位居第七。超过了有张国荣等明星参演的《红色恋人》。这部电影至今保持着中国市场影院纪录片放映的最高纪录。今天再回过头看,在中国电影市场处于低谷时,一部文献纪录片何以有如此魅力,如何能吸引这么多观众,值得分析。首先,《周恩来外交风云》承继了中国纪录片以传递大量信息为基础的拍摄传统,“首次公开鲜为人知的情节,真实再现伟人的外交风采”,如此煽情的广告语,在今天的市场上是屡见不鲜,但在13年前一部纪录片发行放映,能打出这样有鲜明特色的广告,的确有一定的前瞻性。建基影视文化公司是一家民营公司,早先做过演唱会市场,有一定市场营销经验,对这部纪录片采用了较为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规模宣传攻势,实行与进口大片一样全额分账方式发行,营造了良好的观影氛围去吸引观众群。《周恩来外交风云》最终全国收入3000多万元票房,是纪录片首次运用市场化手段发行的结果。此后,建基影视又参与制作和发行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电影以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为切入点,展示刘少奇同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的丰功伟绩。该片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和生动细致的情节作为影片宣传卖点,发行模式与《周恩来外交风云》相同,但因各种原因,该片收入和影响力都不及《周恩来外交风云》。 2002年6月,撬动中国电影行业的“院线制”改革在终端市场打响。2002~2005年,国产纪录片电影转向多元化,例如,2004年的《小平,你好》、《茶马古道——德拉姆》;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为了胜利》、人物专题纪录片《鲁迅》等,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纪录片通过院线发行进入市场,其经营方式大多是全额分账。 2003~2005年,国内市场节目尚处短缺期,因而2005年是近几年来纪录片在影院放映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国内数字放映开始起步,从2003年9月第一部以独立数字发行的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肇始,数字放映就为纪录片发行拓宽了渠道。 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确定200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拐点。从这一年起,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国内制片业突飞猛进,生产量不断提升。由于制片产量增长快于影院和银幕增长,国内市场即由“节目短缺”转为“银幕短缺”。国产纪录片电影在院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