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对于肺部疾病的机制研究-清肺化痰、散结消肿.doc

川贝母对于肺部疾病的机制研究-清肺化痰、散结消肿.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川贝母对于肺部疾病的机制研究-清肺化痰、散结消肿 川贝母为百合科 Liliaceae 贝母属 Fritillaria L.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咯痰带血、痰多胸闷等症。因此在治疗肺部疾病的中成药中常见川贝母成分,如常见的化痰用药川贝某某膏,治疗肺部肿瘤的清肺某某丸等。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植物川贝母(F.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川贝母生长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草丛或阴湿的小灌木丛中,主产于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及与青海、甘肃、西藏交界的地区[1]。近年来对川贝的研究进展迅速,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化成成分研究 1.1生物碱:川贝母的主要成分为异甾体类生物碱和生物碱。川贝生物碱成分有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素(sipeimine)。青贝中有青贝碱(chinpeimine);白炉贝中有白炉贝素,黄炉贝中有炉贝碱(fritiminine);甘肃贝母含有岷贝碱甲(minpeimine);梭砂贝母含有新贝甲素(singpeinine A)、西贝素等[2]。 1.2微量元素:主要有Ca,Mg,K,Fe,Co,Ni,Ba,Ti,Al,Zn,Cr,Sr[2]。 1.3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比较:川贝母各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果皮、鳞茎、鳞心、花、茎杆,总皂苷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鳞茎、果皮、鳞心、花、茎杆;微量元素绝大多数是果皮部位含量高,茎杆次之,植株中人体必需元素的分布趋势为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 2.药理作用研究 贝母目前主要应用所涉及的药理作用包括镇咳、祛痰、平喘、抗菌、镇静、镇痛、心血管活性、抗溃疡、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川贝母:“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本草会编》中记载川贝母:“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本草汇言》记载川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研究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等5中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5种贝母生物碱均可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3]。徐惠波等[4]对伊犁贝母总生物碱(FPA)、棱砂贝母总生物碱(FDA)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伊犁贝母和棱砂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别以400,200mg/kg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咳、祛痰作用,伊犁贝母的作用效果在某些方面略强于棱砂贝母;伊犁贝母对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棱砂贝母则较弱。 3.临床研究 主要有桑叶贝母汤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5],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川贝枇杷露的药效学研究[7],僵蚕贝母汤治疗颈部淋巴结炎[8]。 川贝母为贝母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不断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异甾体生物碱和生物碱是川贝母主要的药效成分, 贝母类药材祛痰、镇咳是其主要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机制等均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荣发. 川贝母的研究进展[J].2006, 15(8): 62-63. [2] 王天志,杜蕾蕾,王曙: 川贝母的研究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 2001, 16 (3): 200-203. [3] 周颖,季晖,李萍,等-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3, 34(1):58-60. [4] 徐惠波,孙晓波,温富春,等- 伊犁贝母和棱砂贝母生理活性的初步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 (7):391-394. [5] 李孔就. 桑叶贝母汤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72例[J]. 四川中医, 2002, 20 (7):61. [6] 褚洪飞.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1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 18 (11):14. [7] 杨鹊, 叶丽明, 梁惠婵等. 治咳川贝枇杷露药效学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8 (11):14. [8] 徐善良, 王新春. 僵蚕贝母汤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的体会[J].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 2002, 1(4):88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