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挎包里的故事电子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挎包里的故事 “李金玉、大挎包,有钱朝里存,用钱往外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首民谣一直在临沂市苍山县(今兰陵县)下村乡的老百姓中间传唱,背着大挎包走乡串户的老党员“老农金”李金玉,一直被乡亲们记在心中。 当年,他是“全国金融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挎包”“百事管”“贴心人”。他曾三次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山东省政府曾号召在全省财贸战线开展学习李金玉的活动;他创造的“三勤四上门”办信用社的经验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重点报道。 如今,兰陵农商银行党性教育基地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李金玉的塑像,他曾用过的粗布大挎包,被珍藏在山东农村金融展览馆里。挎包上的补丁密密麻麻,绣在上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经历了岁月的长河,依然清晰可见。作为“大挎包”精神的发源地,该党性教育基地每年都迎来全国几千名金融战线的党员和群众,重温农村金融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 李金玉1906年出生在苍山县下村乡东涧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0月,苍山县筹建信用合作社,李金玉被党组织安排任筹委会副主任,具体负责涧村信用合作社的筹建工作,并在首届理事会上当选主任。那时候农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改善,可抵御不了天灾人祸,有些人还遭受高利贷的盘剥。 面对高利贷者的阻挠破坏,面对支农资金的严重不足,李金玉认为,信用社好比一杆枪,放空枪是打不倒高利贷的,要掌握足够的“子弹”,不能光靠国家给资金,一定得自己想办法。 他和会计宋建玺披星戴月,东奔西跑到处动员,终于落实了一批存款。在信用社的支援下,社员们度过了1956年春荒。从此,信用社的威信大增,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下了根。 对经济上比较富裕的社员,李金玉说服他们不要乱花钱,把多余的钱存到信用社,一些社员把钱一点点存起来,最后用自己攒的钱盖上了新房子、有了新营生、步入了新生活。 时至今日,在兰陵县下村乡的老一辈人里,仍有人念念不忘李金玉当时教的顺口溜。6月17日,记者到80岁的村民王彩云家中采访,她流利地说出“拾块粪,真怪强;上地里,多打粮;多打粮,还怪强,上级号召卖余粮;卖余粮,花不了,送到银行保存着;银行就是‘大挎包’,用的时候就去掏。”形象地反映出那个年代“大挎包”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也正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社员生活逐步改善的基础上,信用社的存款逐步增加。有了存款,贷给谁?这是涉及到党的信贷方针、政策的问题。 当时的农村信贷工作,金融系统内部有两条路线,一种认为“贷富不贷贫”:富裕人贷款“有借有还”“工作好做”,把穷队和困难户看作包袱。 李金玉是第二种,他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把困难户看作亲人,认为“越穷越要贷款,越困难越要贷款”。他坚定地相信只要依靠集体力量,依靠广大群众,通过扶持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来帮助困难队、困难户自力更生,一定能够做到有借有还。 下村乡村民杨振东今年已经87岁了,说起李金玉对他的帮助,老人依然满怀感激。1960年,杨振东复员回家。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义务兵,他始终怀揣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家中的困境让他陷入了苦恼,“我是个很能干的人,但一身的力气不知道往哪儿使。” 1964年,杨振东认识了李金玉,两人之间的一次对话,他至今没忘。 “振东,家里穷,你得想个门路。”看到杨振东家徒四壁,李金玉急在心上。 “没钱呀,一穷二白能怎么办?”杨振东愁上眉头。 “钱不用愁,贷给你款,你得养点什么。”李金玉支招。 思虑再三,杨振东有了主意。“要不养两头小猪吧。” 这次对话后,杨振东从李金玉那儿贷到了30元,买了两头小猪,养到年底,两头猪卖了百余元,“还完贷款还余下70多元,改善了生活,添置了农具,也有了以后生活的本钱。”这是杨振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李金玉贷款,通过这30元贷款,他的日子红火了起来。 “哪里贫穷就往哪里钻,哪里困难就往哪里跑。”李金玉帮助老百姓克服了买粮、喂猪、搞副业、修房屋、治病等方面的许多困难。老百姓觉得他知心、温暖、实诚、牢靠。正如那首广为流传的民谣里唱的,背着大挎包的李金玉成了老百姓的“贴心人”。 “李金玉,脑子好使!”记者在下村乡采访,多位村民在回忆中交口称赞,李金玉是出了名的“会算账”,给谁放款、放多少钱、什么时候还款、本息多少,都在他脑子里。 但是,让人难以想象,“脑子好使”的李金玉,竟然不识字。干起工作来难度多大可想而知。 1965年,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工作组曾对李金玉进行走访,还原了李金玉办理业务的情景。当时,李金玉每天转六个村子,经手的业务少时一二十笔,多时六七十笔,谁存了多少,谁支了多少,主要靠心记。 开始的时候,业务少,他就利用上衣的几个口袋,把每村的货款条、存折、存单和票子分别存放。晚上回来,顾不上吃饭,先和会计宋建玺下账。后来,业务越来越多,他就努力学习,用红蓝铅笔写数码,红笔表

文档评论(0)

199****80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