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既然老年骨质疏松是这样一个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为了更有效的治疗它,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的发病机理。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1,25双羟维生素D3的缺乏是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由此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又会使老年人肌力下降、肌肉神经的协调性下降,从而容易跌倒而导致骨折。 * 这张表格显示了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不同点,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因是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是以高转换为主,常见骨折部位是椎体和桡骨远端;而老年骨质疏松的病因是1,25双羟维生素D3合成下降,骨代谢是以低转换为主,常见骨折部位是后果较严重的股骨颈。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 年龄 性别 病因 钙吸收 骨转换 病变骨类型 骨折常见部位 50 - 60岁 男:女=1:6 雌激素下降 下降 以高转换为主 主要是松质骨 脊椎, 桡骨远端 60岁 男:女=1:2 1,25(OH)2D3合成下降 下降 以低转换为主 松质骨, 皮质骨同时 股骨颈 绝经后骨松 老年骨质疏松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一)脆性骨折 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二)骨密度测定 -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 -骨折发生的危险与低BMD有关,若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骨密度测定方法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其他骨密度检查方法如各种单光子(SPA)、单能X线(S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等根据具体条件也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 骨密度的值可以用g/cm2表示,也可以用T-score来表示 T-Score= 骨密度测定值-正常人群峰值 正常人群峰值的标准差 计算公式: 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1.0 诊断标准 T-值 骨质疏松 正常骨量 低骨量 (骨量减少)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骨密度与骨折之间的关系 骨折 的 相对危险性 骨密度 (SD 单位) -1SD 2 x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骨质疏松症的其它评估(筛查)方法 定量超声测定法(QUS) X线摄片法 实验室检查 -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3和1,25双羟维生素D3。 -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 -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Ⅰ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Ⅰ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VD/钙缺乏的相关性疾病 VD缺乏 钙缺乏 A级证据 A级证据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直肠-结肠癌乳腺癌 直肠-结肠癌乳腺癌 B级证据 B级证据 肿瘤(肾/前列腺/子宫/卵巢/ 食管-胃/胰腺/膀胱/淋巴瘤) 肾癌 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高血压 神经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T1DM/结核病/牙龈炎 牙周病 牙周病 C级证据 C级证据 高血压/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T2DM T2DM D级证据 D级证据 炎性肠病 炎性肠病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 A级证据(有力证据) 多个大型流行病学/RCT干预/试验研究 B级证据(充分证据) 三个以上的良好观察或干预研究 C级证据(一般证据) 观察性研究 D级证据(间接证据) 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 Peterlik M, Boonen S, Cross HS, et al.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sufficiency-related chronic diseases: an emerging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09 Oct;6(10):2585-607. E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