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x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x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解读2023-02-16医路有你目录01.02.1定义和分型2流行病学04.03.4诊断3病因和发病机制06.05.6治疗5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与防治08.07.8妊娠7生活管理和随访 肥厚型心肌病(HCM)可能是第一个基于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精准治疗的心血管病,越来越受到心血管专科医师的重视。和2017指南比较,本指南更新要点如下:PART 011定义和分型1定义和分型HCM主要是由于编码肌小节相关蛋白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的、或病因不明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左心室壁受累常见,需排除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壁增厚。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任意部位室壁厚度≥15mm可确诊,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或者遗传受累家系成员检查发现左心室壁厚度≥13mm也可确诊。 HCM可根据血流动力学、遗传学特点或者肥厚累及的部位进行分型。1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这种分型有利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1)梗阻性HCM:异常肥厚心肌突入左心室腔,造成血流通道阻塞,并在其上下方产生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根据LVOTG的变化情况分为静息梗阻性和隐匿梗阻性,前者指静息时LVOTG峰值≥30mmHg(1mmHg=0.133kPa),后者指静息时LVOTG峰值<30mmHg而激发后LVOTG峰值≥30mmHg。心肌肥厚累及右心室时,静息时右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峰值≥16mmHg诊断为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2)非梗阻性HCM:静息时或激发后LVOTG峰值均<30mmHg。2根据遗传学特点分为家族性HCM和散发性HCM。家族性HCM是指除先证者外,三代直系亲属中有一个或以上成员被确诊为HCM,或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基因变异,伴或不伴有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否则为散发性HCM。3根据心肌肥厚部位(1)心室间隔肥厚:临床最常见,主要累及室间隔基底部。部分累及室间隔中部,表现为左心室中部乳头肌水平的室间隔肥厚。1(2)心尖部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尖部,通常不伴LVOTG升高。2(3)左心室壁弥漫性肥厚:少数患者表现为左心室壁弥漫性增厚。3(4)双心室壁肥厚:除左心室壁肥厚外,还有右心室壁肥厚(右心室游离壁厚度>5mm)。4(5)孤立性乳头肌肥厚:主要特点是乳头肌肥厚,其余左心室节段不受影响。5PART 022流行病学2流行病学20世纪90年代国外基于超声心动图筛查的研究显示HCM在成人中患病率为1∶500。21世纪初中国在8000余名普通人群中超声心动图筛查HCM患病率约为80 100000。但早期筛查手段的限制导致HCM患病率很可能被低估。随着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家族谱系筛查的推广以及更敏感的心脏影像学诊断的实施,HCM的患病率据估计至少为1200。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HCM从2016年起成为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占心肌病门诊及住院患者的45%,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来自普通人群筛查性研究获得的患病率与临床诊断HCM患病率之间的差异,说明相当一部分无症状HCM患者可能未被确诊。PART 033病因和发病机制3病因和发病机制HCM的主要病因是编码肌小节蛋白或肌小节相关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主要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60%的HCM存在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仍有大约40%的HCM未找到明确致病基因。肌小节是心肌纤维的基本单位,其成分包括粗肌丝、细肌丝、Z线、M线等。编码粗肌丝相关的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是HCM最主要的致病基因,约各占HCM的15%~30%。目前已证实的基因变异超过2000余种。3病因和发病机制基因变异可以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即显性负效应(毒肽效应),产生具有生物学功能缺陷的蛋白;也可以通过降低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单倍型剂量不足),使正常蛋白合成不足,最终造成肌小节或肌小节相关蛋白结构或功能异常,如Ca2+敏感性增加、ATP酶活性异常、肌球-肌动蛋白相互作用或肌小节装配发生改变等,使得心肌收缩异常、舒张功能受损、能量消耗增加,进而引起心肌压力感受及应答通路异常,诱发心肌细胞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导致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间质纤维化、心肌重塑等。 虽然HCM被传统观点认为是单基因疾病,但是,HCM的最终临床表型是基因型、修饰因子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的基因变异因个体的基因表现度和外显率不同,以及遗传背景、表观修饰、生活方式或其他暴露因素的差异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型。部分HC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其相关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之中。0101011临床表现1.1症状HCM临床症状变异性大,有些患者可长期无症状

文档评论(0)

159****1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