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书法”与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研究.pdf

曾国藩“读书法”与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国藩“读书法”与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研究 摘 要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其教育思想如沧海遗珠,虽庞杂宏阔,但博大精 深,尤其是读书方面成就卓著。可以说他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博学,他的博学得益于 他的读书方法,其读书目的论、读书的环境论、读书的方法论构成其中的核心内容。 他提倡报国爱家,建立和谐家庭氛围,主张善择与择善、精读与略读、切己体察、 勤于札记与敢于质疑等精神,对高中历史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对当今社 会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中历史课外阅读存在目的不够明确,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不够适宜,课外 阅读方法不够恰当等问题以及处于尴尬境遇,这些很大程度上与中学历史学习“工 具化”现实密切相关。曾国藩提倡“不专为科举而读书”的真知灼见,对于破解应 试教育的魔咒,师生需要转变观念,摆脱“不专为考试而读书”的功利化心态具有 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历史课外阅读与高考并不矛盾,它既是学生提 升其自我的重要手段,也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适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也是应对高考的内在需求。必须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改善课外阅读的内外环 境,重视历史课外阅读方法,积极推动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型,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以解决高考与课外阅读的困局。 关键词:曾国藩;读书法;高中历史;课外阅读 I 目 录 绪 论1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 (二)研究现状2 (三)研究思路5 (四)研究方法5 (五)创新之处5 一、曾国藩读书法基本内容6 (一)曾国藩读书思想渊源6 (二)曾国藩读书目的论8 (三)曾国藩“读书环境论”10 (四)曾国藩读书方法论13 (五)曾国藩读书法与高中历史课外阅读21 二、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23 (一)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23 (二)适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25 (三)应对高考的内在需求27 三、当前高中历史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9 (一)课外阅读目的不够明确29 (二)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不够适宜30 (三)课外阅读方法不够恰当31 四、曾国藩读书法对高中历史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33 (一)转变观念,不专为考试而读书33 (二)发挥良师作用,营建外在与心理环境34 (三)重视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的方法37 结 语40 参考文献41 致 谢45 III 绪 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在教学实习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难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太多,难以记住,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高考所占比重低 乃至不考,这在理科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且一些学生对课外书籍,率性阅读, 课外书成了消遣之物;在历史学习时,只想听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解 析更是看不懂,考试不会答题,长期循环学生对历史更是听而不闻,上课不听,考 试不会,期待着分科后不用学习历史,这种想法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有 阅读历史课外读物的想法,因此笔者想通过对课外阅读的研究,帮助学生意识到历 史的重要与有趣,从而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曾国藩 的教育思想备受关注,自清末、民国以来,从精英阶层到普罗大众,从政府官僚到 底层庶民,他们都把曾国藩的治家、治学的思想和方法奉为圭臬,对曾氏家族人才 辈出乐此不疲的谈论。一部 120 多万字的《曾国藩家书》多次再版,可见一斑。人 们对曾氏教育思想如此关注,表明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比如关于后 辈读书问题。于是笔者想要进行曾国藩读书法与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研究,意图从曾 国藩读书法中得到改善高中历史课外阅读现状的启发。 2. 研究意义 在新教材新标准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