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教材解读与教学总体建议.doc

《哲学与文化》教材解读与教学总体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与文化》教材解读与教学总体建议 杨增岽 摘要: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从现实生活和实践出发,既延续了原教材的优点,又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要求,力求行文逻辑的严密性、理论阐释的针对性、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和案例素材的贴近性。教师需要在深耕教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好内容间的内在逻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讲清楚,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新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将原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与《文化生活》进行了整合,重新编排内容,形式上更精练、逻辑更严密、主旨更清晰、时代感更强、观点更鲜明。笔者结合教材编写经历,就如何理解好并使用好这一教材,谈几点认识。 一、教材的调整变化及鲜明特点 直观地看,本册教材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特别明显。其哲学部分大体围绕哲学的起源、内涵、价值等一般问题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价值论等展开,将原《生活与哲学》四个单元的内容压缩为六课两单元。其中,原教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压缩调整为新教材的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原教材第二单元分开在两课中的“物质”与“意识”合在了一起;原教材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改成了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原教材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变为了新教材的第二单元,除保留了原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外,还将原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变为了新教材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原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也做了大幅调整。从文化部分来看,原《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直接变为新教材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原教材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变为新教材的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其内容分拆融进了新教材的第七课第二框和第八课的第一、二框中;原教材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直接变成第七课的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原教材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变为新教材的第九课,标题未变;新教材增加了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林林总总,具体到每一框、每一目以及“综合探究”的新旧教材的详细对照,调整变化是较大的。限于篇幅,文中不再赘述。 本册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通过情境导入、案例考察、问题辨析等方式,呈现哲学与文化模块的基本内容。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可以概括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三个大问题。总体来看,新教材有如下鲜明特点: 运用综合思维,整合模块知识。新教材并不是将原来的“哲学”与“文化”简单相加、组合拼盘,而是全新整合,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加以理解。从教学目标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文化的主要功能在于“以文化人”,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实践。“哲学”与“文化”都属于构成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体系的重要范畴,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深蕴思想价值,凸显指导作用。哲学同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文化中凝结着哲学思维的因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体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水平。哲学不仅提供观察、分析文化现象的视角和理解文化流变、传播、交汇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还可以“作为文化的意义‘纤维’,把文化‘编织’为一个整体——没有哲学的终极价值的‘连接’和‘编织’,文化的各个部分便失去了总体性而四分五裂”。新教材所蕴含和传递的思想观点对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聚焦文化自信,深化政治认同。就本模块来说,哲学部分的政治目标主要在于通过科学精神(即理解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养成增进政治认同;而文化部分在于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经由文化认同厚植其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不可能深切理解我们所走的道路,政治认同也就无从谈起。 吸收最新材料,彰显时代气息。尽量使用最新和最权威且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是教材编写中的基本共识。全书“阅读与思考”“相关链接”等都是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素材,最大限度贴近现实,让学生阅读教材时能够感受到哲学和文化并不远离日常生活。哲学并非高远玄妙,而是充满“烟火气”;文化并非不可名状,而是伴随你我他。“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设置也经过精心考虑,尽可能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二、教材编写中着重凸显的若干思想理论要点 本册教材涉及的思想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同原教材相比,在系统呈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