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交流稿.docx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交流稿.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英科组的张辉,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逆向·理解·设计》,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一章逆向设计有感。 鲁巴金曾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思想转变,它打破我的固化思维,学会怎样把深奥难懂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细细体会书中所提出的“逆向设计”教学方法,对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这一目标产生了诸多启发与思考,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 一、“逆向”是本章的关键词之一。指的是“以结果为起点”,将教学的评价置于教学设计的前面,接着再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逆向思考,具体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得到的结果。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从确定的内容、擅长的教法,以及常见的活动开始,以输入端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因此,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在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先考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哪些结果,以及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这样才可以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结果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 ?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设计是根据教学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或者测验来判断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试得到一个具体的分数,只是单一地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这样的评价并没有促进教学的改变,忽视了教学评价的诊断和促进作用。调整设计的优先次序,将教学评价设计放在教学活动设计之前,我们就可以参照学生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学情,先设计评价标准,然后在教学活动进行中随时调整,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让教学评价及时、有效。 3.?教学评的一体化有助于达成预期结果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大量的时间用来设计许多各式各样的活动,课堂一片热闹,却疏忽了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价值与意义。这会导致目标的引领作用被湮没,教学设计的作用也没有被充分发挥。而逆向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以教材或者以自身经验为主的教学设计,让目标基于课标,并且引导教学评价的制定,让教学目标贯穿于学习的每个阶段,做到“目标指向”、“评价推动”,保证了教学活动的一致性,真正实现“教学-评价-教学”螺旋上升,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结果。 理解,我觉得是第二个关键词。 初拿到这本书,一直觉得是追求理想的教学设计,什么是追求理解,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个“理解”。首先,理解的目标是利用已有内容生成或揭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我们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去发掘事实和方法背后的含义并谨慎地加以运用。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其次,发展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是良好教育的关键。这是一项基本能力,因为教师只能帮助学生学到整个学习领域中相对很小范围里的观点、范例、事实和技巧,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将内在的有限知识迁移到许多其他环境、情况和问题中去,考虑每个知识点的联系。我们很容易忘记,学不是教引起的。在“为理解而教”时,我们必须把握主要观点:“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这也许是大部分老师的会犯的错误。 三、第三个关键词--设计。在第一章中提到了设计的UBD模版。 那么何为UBD?不瞒大家说,虽然是英语老师,我还是认真的百度了一下UBD的意思。从字面上理解是:Understanding By Design,指的是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实质上是一种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起点、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为宗旨、强调评价设计先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创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 UBD是一种框架和思考方式,它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部教学方法。为理解而教,重在理解概念,避免单纯记忆知识点,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发生逻辑性联接。 从理论到现实,在UBD的模版下,我们如何去备课? 以大概念和课程标准为引领同,确立目标;也就是首先要确定预期结果。在做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想清楚这些问题: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 通过引导问题来展开目标; 3.通过评价任务来确立目标,检验标准;我觉得这就是文中所说的设计适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评估指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用实证的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4.通过课堂活动来规划达成目标途径。我们要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学生可以从哪些活动活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体验来设计教学活动。 ?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两种低效模式:第一种就是内容覆盖式,教师将内容全面覆盖,不顾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第二种就是活动导向性,在课堂上活动一个接一个,看起来很丰富但是活动都是零散的。课堂可以丰富但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侧重课堂的高效性。 思维变了行动才能变,行动变了课堂才能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