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

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 录 TOC \o 1-3 \u (一)项目背景 3 (二)业务现状 4 (三)项目目标 6 (四)建设内容 7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在扶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多,但主管部门多头审核、资金线下申报的传统模式却也给企业造成“政策不易找、申报靠腿跑、进度看不到”等诸多难题。建成惠企利民平台,有助于降低企业申报成本,深化财政“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促进扶持政策加速落地见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省涉企和个人财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建立财政补贴(补助)相关工作长效机制。省财政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基于国家对于财政补贴(补助)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及《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和个人财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粤财监[2020]5号)要求,本着进一步加强涉企和个人财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有效提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搭建了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即“粤财扶助”平台)。 2021年3月,省财政厅、省政务数据管理局印发《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财监[2021]20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粤财扶助”平台在全省推广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明确要求实施的主要任务为统建“粤财扶助”平台、制定统一业务、技术、监管体系标准规范、推进信息数据共享、实行“一张清单”式目录管理、推广平台应用。分步实现财政补贴政策在平台上公开办理。 2022年5月,省财政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开展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粤财监〔2022〕18号),提出广州市、汕头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阳江市、湛江市、揭阳市等9市为“粤财扶助”平台第二批试点地区。自2022年第二季度起,各试点市分批次启动补贴项目在“粤财扶助”平台上线工作。2022年底前,各试点市完成补贴项目在“粤财扶助”平台上线运行工作。 自“粤财扶助”平台上线以来已逐渐成效,现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财政补贴(补助)业务办理规范、提升各级部门审批效率,按照省财政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开展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粤财监〔2022〕18号)的要求,积极响应“粤财扶助”平台的上线工作。 (二)业务现状 1)缺乏统一规范的申报平台,企业申报难 目前涉及政策财政资金补贴的部门较多,整体政策数量极大,不同市(区)、部门往往都通过各自的服务渠道向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在获取政策申报信息时,缺乏有效的感知渠道。有的政策项目可以在线申办,有的依然需要依赖QQ群、邮件、电话进行通知并由申报人线下申报。企业在开展申报工作时,也难以直观的感知自身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准备好材料后,在受理时才发现不符合条件,浪费企业及工作人员时间及精力。当前的资金申报工作距离“数字政府”的“一网通办、数据跑腿、精准服务”尚有较大差距。 2)主管部门信息化程度差异大,审批精确程度有待提升 基于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不同业务部门针对财政资金补贴申报管理工作均有相关业务流程,相关政策的申报量较高,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 未建设信息系统的部门,主要依托官方网站、邮件、QQ群等形式向企业提供信息,通知的对象范围较小、工作人员沟通及解释工作量大、整体成效不高。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审批工作主要基于企业提交的材料,政策主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不合规企业的违规行为,线下的材料办理工作也会导致企业的反复跑腿及沟通确认工作。 已建有信息系统的部门,系统相对固化,主要面向固定的流程及对象,整体系统的数据主要以部门自身收集的数据为主,财政资金补贴项目主管部门面临核实难、审核流程多变的情况。 3)部门间烟囱林立,补贴资金监管弱 财政补贴(补助)能否发挥其激励作用,诱导企业投入更多,激发其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绩效,是衡量政府财政补贴(补助)政策效果的重要标志;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随意扩大支出,对某些项目进行重复建设,造成专项资金的浪费,最终形成了企业的呆账、坏账。甚至于有些受益企业为了获得专项资金而虚报数据,如何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 由于存在采取手工或者分散建设模式,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联网监管力度弱政府,补贴信息不公开,监督环节未能及时跟进,事后审计无法从源头上起到预防作用,制度环节漏洞无形之中为骗补行为提供了便利。种种骗补行为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损失,更为严重的,一旦用来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被不良企业套取,有潜质的企业却无缘得到扶持,很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使整个行业发展受到打击。 4)财政补贴(补助)的种类多而乱,清

文档评论(0)

正启方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政企领域工作经验,专业方案输出!部分页面乱码属于页面显示问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