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不得”结构分类及其对应发展的不平衡性.docx

“V不得”结构分类及其对应发展的不平衡性.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不得”结构分类及其对应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文摘要 “V不得”结构的形成发展及词汇化经历了很多的演变过程.在词汇化的过程中,不仅“得”与“不得”的词义在发生改变,而且在语义和结构的对应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性。“V”的形式对其结构的语义和结构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怪得”与“怪不得”在词义中处于同一共时平面。能扩展为正反问的“V不得”结构和与“不得V”能互换的“V不得”结构受到了动词在句中位置和具体词性的双重影响。表醒悟义的“怪不得”与“怨不得”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诸如此类,下面,我将运用成分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V不得”、不平衡性、分类 目 录 TOC \o 1-3 \h \u 一、引言 2 二、“V不得”结构的形成及其分类 2 (一)“得”字的词义演变 2 1、动词义“得” 2 2、能愿动词“得” 2 3、助动词“得” 3 4、“得”字动补式结构的形成 3 (二)“V得”“V不得”结构的形成 3 (三)“V不得”结构的分类及对其分类的简单分析 4 1、 可扩展为正反问的一类“V不得” 4 2、“V不得”与“不得V”能互换的一类“V不得” 5 3、已经完全凝固化的一类“V不得” 6 三、“V得”“V不得”结构语义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6 四、“V不得”结构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平衡性 7 (一)“V”的构成形式对“V不得”与“不得V”能否互换的影响。 7 1、“V不得”与“不得V”能换用时“V”的构成形式 7 2、“V不得”与“不得V”不能换用时“V”的构成形式 8 (二)进入“V不得”结构和“不得V”结构的双音节词多数含有贬义,而进入其中的单音节词则没有这类倾向的原因。 8 (三)、“怪不得”可以发展为“难怪”,而“怨不得”没有发展为“难怨”的原因。 9 1、“怪不得”与“怨不得”醒悟义的形成对比 10 2、“怨不得”与“怪不得”用法的差异 12 3、“怨不得”与“怪不得”发展的不平衡性 12 五、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一、引言 “V不得”这一能性述补结构的发展演变在近几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齐春红学者在黄伯荣、廖旭东学者动词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V不得”结构中“V”的动词类型;力量则从“得”字入手,分析了结构中“得”的语义演变过程及其在“V”不得结构词汇化之后的词性。陈夏瑾,王卫兵等学者则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V不得”与“不得V”结构的换用条件。诸如此类,学者们从句法、语义、语用、语法化等多个方面对“V不得”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依然有很多的遗留问题,如(1)“V不得”结构与“V得”结构处在相反的结构形式上,一般认为“V不得”结构是“V得”结构的否定。但是在“怪得”与“怪不得”这组相反结构中,却表达着相同的意义,原因是什么呢?(2)“怪不得”与“怨不得”这两个结构的构成形式相同,都可表醒悟义,为什么“怪不得”可以发展为“难怪”,而“怨不得”却没有发展为“难怨”呢?通过以上的例证,可以发现“V不得”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一是其语义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二是其结构形式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在本篇论文中将具体指出“V不得”结构中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并阐述其形成原因。 二、“V不得”结构的形成及其分类 (一)“得”字的词义演变 1、动词义“得” 经考查,早在西周的文献语录中就有了对“得”字的记载,此时,“得”字作为实义动词被广泛的运用,表示“获得,得到某种具体东西”之意,在句中作谓语,且作为一个及物动词,后可加其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 如:王不听,遂征之,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失得勿恤。 2、能愿动词“得” 到先秦时期“得”字的语义逐渐发生了改变。“得”字不仅保留了其实义动词的用法,而且进一步抽象引申为能愿动词,这时表示“得到完成某件事的可能”之意。翻译为“能,能够”,同时出现了“不+得+V”的用法。表示“不能做什么”之意。如: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九成。(《周语上》) 士¤出语人曰:“太子不得立矣。” 3、助动词“得” 经过发展,到元代时期,由于“得”后常跟表示动作结果的词语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