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先秦典籍中,“美”与“善”两字在不少情况下是同义词,所谓“美”实际上就是“善”。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不胜举。但是,“美”究竟还是同“善”有区别,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善”,如《左传》桓公元年的记载:“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递而送之,曰:美而艳。”
这里的“美”,其含义明显不同于“善”。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许多。大量的材料说明,这种明显的不同于“善”的“美”,在最初指的就是能直接给人以感官享乐的声、色之美,而且连味的美也包含在内。
《国语?周语下》记单穆公的话,明确地指出声、色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战国后期,荀子还曾多次谈到“味”“声”“色”的美。他说:“……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荀子?王霸》)。
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说明,最初所谓的“美”,在不与“善”相混的情况下,是专指味、声、色而言的。这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最初对与实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适分不开的。其中,味觉的快感在后世虽然不再被归入严格意义的美感之内,但在开始时却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从字源学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如德文的“Geschmack”一词,既有审美,鉴赏的含义,也有口味,味道的含义。英文的“taste”词也是这样。中国的“美”字,最初是象征头戴羊形装饰的“大人”,同巫术图腾有直接关系,虽然其含义同后世所说的“美”有关,但所指的是在图腾乐舞或图腾巫术中头戴羊形装饰的祭司或首长。在比较纯粹意义上的“美”的含义,已脱离了图腾巫术,而同味觉的快感相连了。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宋徐铉注说:“羊大则美,故从大。”这就是说,“美”是味道好吃的意思,“美”与“甘”是一回事。《说文解字》释“甘”云:“甘,美也,从口含一。”虽然这是汉人的说法,但保存了起源很古的以味为美的观念。
上述字源学的考证说明,在中国,“美”这个字也是同味觉的快感联系在一起的。两汉以后中国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如钟嵘和司空图关于诗歌的著作,还常常将“味”同艺术的鉴赏相连。“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并一直影响到以后,绝不是偶然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味觉的快感中已包含了美感的萌芽,显示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科学认识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首先,味觉的快感是直接或直觉的,而非理智的思考。其次,它已具有超出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不仅仅是要求吃饱肚子而已。最后,它同个体的爱好兴趣密切相关。这些原因,使得人类最初从味觉的快感中感受到了一种和科学的认识、实用功利的满足以及道德的考虑很不相同的东西,把“味”和“美”联系到一起。但味觉的快感终究缺乏充分的社会性的内容,因此到后来就被排除到了美感之外。
(摘编自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典籍中“美”的含义,有时与“善”同义,有时指声、色、味给人以感官上的快适。
B.?中国的“美”字,最初是与巫术图腾有关的头戴羊形装饰的“大人”形象,其含义与后世“美”的含义相关。
C.?两汉以后中国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仍然沿用了先秦时代的“以味为美”的观念。
D.?因为味觉的快感缺乏充分的社会性的内容,所以味道的美就被排除到了美感之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通过对比“美”与“善”含义的不同,证明了“美”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善”。
B.?文章引用的先秦典籍的例子,其目的都是论证美的感受是与感官的快适分不开的。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大体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中国早期的美学思想,逻辑清晰。
D.?文章通过论述中国“以味为美”的古老观念,说明了“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
3.?根据文章观点,下列名言中不能体现美感的特征的一项是( ??)
A.?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B.?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挖空训练+解析(甲卷、乙卷,新高考I卷).docx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天宫课堂”三位“老师”讲追梦的故事.docx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docx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docx
- 第13章电路初探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7课《盼》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带解析.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
- 第17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教师版.docx
-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综合检测 2023- 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