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
1
.
教材简介
2
.
中医诊断学
绪论
上篇(诊法与辩证)
下篇(综合运用)
望诊
切诊
闻诊
问诊
八纲辨证
病性辨证
病位辨证
中医诊断思维与应用
中医医案与病历书写
3
.
绪
论
4
.
⒈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辩证、辨病;病案)。
⒉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原则。
⒊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5
.
日期:2015年8月14日上午,袁某,女,24岁。
望诊:舌红苔白腻,咽红。
闻诊:语声重浊,偶有咳嗽。
问诊:...
切诊:脉浮数。
诊断:感冒(风热表证)。
病例
6
.
日期:2015年8月14日上午,陈某,女,20岁。
问诊:
主诉:咽痛,伴打喷嚏、流涕3-4天。
现病史:3-4天前,可能因天气热吹空调,出现咽痛,伴随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热恶寒等,自服治感冒的西药,未见明显好转因而就诊。
现在症:咽痛,鼻塞,流黄涕,偶打喷嚏,发热,微恶寒,体温37.8℃,口渴,汗出,头胀,微咳。饮食、二便尚可。
病例
7
.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化湿。
处方:银翘散加减。
银花12g 连翘12g 荆芥穗(sui)10g
薄荷10g 桔梗 6g 牛蒡子10g
芦根10g 竹叶 5g 淡豆豉10g
佩兰10g后下 炒杏仁6g 生甘草5g
3剂,水煎服,每4小时1次
医嘱:多饮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病例
8
.
选药
组方
辩证/病
治则治法
症状体征
理
药
方
法
银花12g 连翘12g 荆芥穗10g等
银翘散加减
感冒
疏风清热、解表化湿
表热证
咽痛、鼻塞、流黄涕、恶寒发热、口渴、汗出、咽部色红、舌红苔白腻、脉浮数等
望
闻
问
切
9
.
一、中医诊断学的
基本概念及地位
10
.
(一)基本概念“中医诊断学”?
诊——诊察了解:
收集症状信息(现象);
望、闻、问、切。
断———分析判断:
对症状进行本质判断;
概括“病、证”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医临床各科
?
11
.
--感官
(一)基本概念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运用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病证症象;判断病证类别的过程。
中医诊断学【1】:
--思维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诊断:认识疾病或证候的过程。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法、诊病、辨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12
.
1)病证症象:
简称:病症、症
别称:病候、病形、病状
是指疾病所反映的单一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原始依据。
症状:主观、自觉的现象。
体征:客观、他觉的现象。
症、证、病的概念
症【2】:
13
.
2)病证类别:包括证名类别(证)和病名类别(病)。
中医学特有。
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当前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邪正盛衰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本质、主要矛盾)。
证名:证的名称
证型:证的典型
证候:证的外候
④证素:证的要素
症、证、病的概念
证【3】:
14
.
由病名所代表的各种具体的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总结与抽象(本质、根本矛盾)。
症、证、病的概念
病【4】:
15
.
症是证和病的外在表现--原始依据
证与病是症的内在本质--诊断归宿
证和病都是对疾病本质的病理概括。
病--反映其全程全貌中的基本矛盾。
证--反映其具体阶段中的主要矛盾。
证和病相结合构成完整的病理本质。
症、证、病的辩证关系
16
.
症、证、病的辩证关系
病:全过程
证:当前阶段
症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7
.
特点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
望
看一看
听一听
拍一拍
闻
切
问一问
问
X光
MRA
CT
实验室
化验
18
.
诊察病症上,强于直观,弱于仪器。
判断病类上,详于辨证,弱于辨病。
是五千年基于人体实验的经验总结。
特点
?与西医诊治的区别,优劣,如何改善?
19
.
优:
五千年人类医学经验的总结,有自己完善且有效的诊病体系(整体观、系统论,宏观水平);
劣:
缺乏实验仪器的客观指标的量度;在定性、定量上缺乏依据
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微观化研究
中西医结合
20
.
临床角度:正确的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诊断,为正确治疗的前提。
学科角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临床各科
地位
21
.
二、中医诊断学的 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
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