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2 记承天寺夜游》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pdfVIP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2 记承天寺夜游》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2 承天寺夜游》课时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D.实是欲界之仙都。/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吾欲辱之,何​ 以也 (《晏子使楚》) B.相与步于中庭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治水必躬亲》) C.庭下如积水空明 / 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 (《治水必躬亲》) D.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治水必躬亲》) .对 《记承天寺夜游》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 “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4.苏轼在这篇 《记承天寺夜游》游记中抒发的“闲人”情感和下面哪篇文章的感情最为接近? ( )。 A.范仲淹 《岳阳楼记》 B.欧阳修 《醉翁亭记》 C.柳宗元 《小石潭记》 D.陶渊明 《桃花源记》 二、填空题 5.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给下列的字注音。 遂________ 寝________ 荇________ 7.解释下列语句中字词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 欣然: ________ ②遂至承天寺 遂: ________ ③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 》,作者是 ,字子瞻,号 ,是 朝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文言文阅读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①盖竹柏影也 ________ ②月色入户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10.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 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 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 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34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