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移动互联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计算机网络基础(移动互联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7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基础 (移动互联基础);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绪论;;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组成一个网络的必要条件;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4)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进行分布式处理 ;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方便的信息检索 (2)现代化的通信方式 (3)办公自动化 (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5)企业的信息化 (6)远程教育与E-Learning (7)丰富的娱乐和消遣 (8)军事指挥自动化 ;1.2 网络的发展;1.2.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35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从此开辟了近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通信技术在人类生活和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从而开创了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新纪元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半自动化的地面防空系统(SAGE),它将雷达信息和其他信号经远程通信线路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第一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集中控制,这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 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即Internet的前身,这是一个只有4个节点的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广域网, 1972年在首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ICCC)上首次公开展示了ARPANET的远程分组交换技术 ;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了基于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取名以太网。计算机网络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产物。 数据通信的任务是利用通信介质传输信息。通信网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便利而广泛的信息传输通道,而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 ;1.2.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3)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计算机网络);(4)标准、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阶段;(5)高速、智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1.3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1.3.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及功能特性 ;1.3.2 移动互联网的架构 ;从移动互联网中端到端的应用角度出发,又可以绘制出图1-5所示的业务模型。从该图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模型分为5层。;(2) 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1.4 移动通信网络;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应用 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面世 21?世纪开始,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3G)技术推出 2010年开始进入4G(The Fourth Generation)时代,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 ;1.4.2 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不同业务和不同用户之间业务量的不均匀、节点移动引起的网络结构变化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漫游等原因,使得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主要的关键技术如下 (1)先进的信号处理及传输技术 (2)多入多出技术 (3)智能天线技术 (4)软件无线电技术 (5)网络结构与协议;1.5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1.5.2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课后习题;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3 传输层;2.3.1 传输层概述 2.3.2 用户数据报协议 2.3.3 传输控制协议 ;2.3.1 传输层概述;传输层提供两类传输服务:无连接传输服务和面向连接传输服务。;(1)无连接传输服务;(2)面向连接传输服务;1)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是:首先,发送方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到接收方;然后,接收方回送一个接收请求报文到发送方;最后,发送方再回送一下确认报文到接收方的过程。 ;2)传输数据;3)释放连接;传输层在两个应用实体之间实现可靠的、透明的、有效的数据传输,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2)端口;图2-37 传输层与应用层、网络层的关系;TCP/IP的传输层用一个16位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但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不同主机上相同服务进程的端口号是相同的。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因

文档评论(0)

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