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1 运动训练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 业 代 码: 570303 适 用 年 级: 2021 级 制 定 时 间: 2021 年 6 月 21 日 学部审批时间: 2021 年 7 月 14 日 学校审批时间: 2021 年 7 月 30 日 目 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 二、入学要求 1 三、基本修业年限 1 四、职业面向 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 (一)培养目标 1 (二)培养规格 2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3 (一)公共基础课程 3 (二)专业(技能)课程 11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30 (一)教学活动周数安排 30 (二)教学总学时分配 31 (三)教学进程表 32 八、实施保障 37 (一)师资队伍 37 (二)教学设施 38 (三)教学资源 40 (四)教学方法 41 (五)教学评价 42 (六)质量管理 42 九、毕业要求 43 十、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有关说明 43 (一)学分制 43 (二)课证融通制度 43 (三)动态安排机制 44 十一、附录 44 附件 2:制(修)订审批表 45 2021 级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运动训练/5703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 1 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教育与体育大类 (67) 体育类 (5703) 体育 (89);教育 (83) 体育专业人员 (2 -09 -07); 中小学教育教师 (2 -08 -03); 幼儿教育教师 (2 -08 -04) 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 小学教育教师幼儿教育教师 教练员证 教师资格证 机动车驾驶证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人民对健康生活追求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面向体育教育等行业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PAGE PAGE 29 体育专门人员,中小学教育教师,幼儿教育教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教练员,体育教学与训练,赛事组织管理与裁判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素质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制度,在指引下,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掌握与运动训练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 1-2 门专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基本知识。 掌握掌握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基 本知识。 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备制定运动训练计划、体育教学教案的能力、高尔夫球技术实践教学能力。 具有对所学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指导、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具有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能力。以及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竞赛临场指导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专业(技能)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群)选修课六类,共 47 门课程,共 142 学分,2732 学时。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 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信息技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军事理论、劳动教育、等 15 门课程,共 42 学分,744 学时。 表 2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描述表 序号 课程 名 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 时 素质: 课程性质及建议:本课程是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专业背景选择

文档评论(0)

tuo13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知识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