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古代文学》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共开设六个学期,258学时,12学分。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作家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具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自信与文化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带着问题讨论分析,课后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学生将理论知识学通学活。教师在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几个案例,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教学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典型案例 1.案例简介 所属章节:第六章《屈原与楚辞赋》,第一节《屈原的创作与楚辞的产生》所属教学内容:屈原与楚辞创作 主要融入的思政元素:立志高远、百折不挠、任人唯贤、民本思想、高洁的人格、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心 2.案例 (1)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2)教学环节设计 1.课堂导入; 2.知识点讲授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3.重点难点辨析; 4.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的布置 (3)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本课程上述思政元素一般都隐含在文学作品或作家的思想之中,教师深入地剖析和讲授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2.讨论法。对于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否狭隘等问题,只有通过师生间充分的互动、讨论,才能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 (4)考核评价方式 依据课堂讨论的发言情况和课后作业中学生所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5)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导入:由屈原名句和端午节引入教学内容知识点讲授与思政元素的融入:注意融入思政元素的自然性 重点难点辨析:屈原的人格、性格与爱国情怀,运用讨论法,对学生思想中产生的误区进行因势利导地引导和纠正。 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的布置:侧重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的考查。 三、案例成效 1.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后达成的目标通过学习屈原的生平思想,使学生了解屈原所处的战国后期楚国的时代特征,以此为背景进一步理解屈原美政理想形成的原因,并对其美政理想的主要方面有系统的把握,为深入学习屈原辞赋艺术特征作必要的理论基础。重点把握屈原身上所体现的高洁的人格、百折不挠的精神、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以及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发挥课程内容的思政教育意义。屈原以《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更是能与日月争光,永不退色,更需要学生去掌握和学习,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学自信,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鉴赏力。 2.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本节课所体现的从时代特征、作家生平思想、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思潮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的思路,已经成了本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思路。这种思路与经验也逐步向其他课程辐射。 3.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价及学生学习的相关成果大一学生普遍对《古代文学》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评教结果三年来 一直是非常满意,评教成绩也常年保持在95分以上。 “课程思政”是一系统工程,其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这就要在总结、借鉴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进而形成适合本门课程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其次,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改革,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