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嵌入式系统学科建设了解.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嵌入式系统的学科建设1 嵌入式系统无独立的学科体系2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3 嵌入式系统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4 改革课程体系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的三大门槛成功!知识产权产业化人才1 嵌入式系统无独立的学科体系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综合成果: 微电子、电子技术、计算机、对象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地位: 计算机学科只是四个支柱学科之一;独立设置嵌入式系统专业设置要慎重: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工具,嵌入式操作系统也是工具。 没有独立的学科内容; 不具备专业设置的独立学科基础;有如: 在电子技术年代没有电子技术专业; 在电气时代没有电气专业一样。2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设计、工艺,集成电路基础理论与技术电子技术学科: 电源、电子元器件、电路技术,电路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学科: 计算机体系结构、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工程对象技术学科: 嵌入式系统应用、产品开发的技术基础结论: 嵌入式系统没有自已独立的学科体系 嵌入式系统专业没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对象3 嵌入式系统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1) 四大学科相互依存无独立价值2) 四大学科在嵌入式系统合理分工3 )四大学科准确定位、扬长避短4) 四大学科交叉与融合图示电路技术集成开发环境处理器技术体系结构处理器技术SOC / IC微电子学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SOC / IC电路技术应用环境、技术要求、算法应用环境、技术要求、控制算法集成开发环境电路设计应用环境、技术要求、控制算法SOC / IC 对象学科嵌入式系统产品4改革课程体系: ARM体系结构成为事实标准,与X86旗鼓相当; 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未来很可能只有这两个版本 《微机原理》直接用ARM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授课势在必行 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出路: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包括:嵌入式Os. 移植 、3G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是热点。 但要加强硬件知识,嵌入式软件与硬件藕合得非常紧密,很多工作都必须懂硬件或硬件工程师配合,改接口电路等。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是学电子专业的软件高手,计算机专业的高高在上(只会编在台式机/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下不来。实际上嵌入式系统需要大量软件高手,计算机专业有很多优势。ARM is at the epicentre of this exciting combinationComputing计算Semiconductor半导体 Enabling SOC Re-usable System IP Physical IP System design tools Low-power Software 8-bit32-bit migration Wireless “Lightly” embedded “Deeply” embeddedEmbedded MCU: 8 位向32 位更新时的挑战Tools 工具Affordable (wide range)Easy to use (IDE, GUI)System-aware (C, board support)Learning Curve 学习曲线Knowledge (books)Training (courses)Prototyping boards (from silicon to product)Resources 公共资源3rd party support (HW/SW)Software (OS support, middle-ware, apps)Web public培养ARM本地人才Intel StrongARMARM ProgrammingPhilips ARM MCUARM ArchitectureIntel XScaleSamsung ARM ASSPMotorola iMX1ARM SoC DesignAtmel AT91Samsung ARM ASSP50 books so far, a new text book every month[1]何立民,“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年第1期[2]梁合庆,“SoC面世8年后的产业机遇”,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第3期[3]林学龙,“SoC技术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第4、5期)[4]何立民,“以SoC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与渗透”,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年第5期[5]何立民,“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应关MPW”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3年第1期 [6]何立民,“广义平台与平台模式”,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年第1期[7]朱勇发、王 平,“以太网供电技术标准综述”,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第3期[8]何立民,“嵌入式

文档评论(0)

182****0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