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教化部分)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doc

(增补教化部分)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 (姜佳曦,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 教学理念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在西方,法律自希腊罗马法一脉相承,体系完备、技术精湛、精神恒远,梳理其自古典时代迈向近代文明的法律历程,辨析近代法律特征,可吸取其法治之光。宗教在西方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取其教化意义,去其控制糟粕,也能为社会管理添砖加瓦。所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观察西方法律和教化的发展历程,梳理西方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目的在于树立法治观念,涵养德治情怀。 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历史学习阶梯的搭建者。在本课中,历史概念谱系图的绘制,经典案例的讲述,庭审图片的解读,历史时间轴的绘制,让学生深度参与历史学习,从西方近代法律文明的形成中汲取法治之光,从基督教数次转型中探讨其作用与局限。在教学过程中,本课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恰如其分地以时空、史料、解释为阶梯,指向历史材料的把握,历史思维的建构和历史意识的引领,最终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是《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中的第2课。本单元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前后两课分别叙述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和中国当代“法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个单元都强调同时发挥法律与教化的作用,中西方皆是如此。法律和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两个支点,它们在古典时代各自诞生、在中世纪交融中发展、在近代思想解放的争论中分离、又在现代社会的互补中共同进步。就教材而言,两者内容看似并列,也并无讲述两者关系,但是就文明发展而言,西方法律与教化相爱相生,梳理其关系是本课不可逾越的隐形线索,正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并用”一样,法律与宗教同样在西方社会中担当治理重任。 暗线法教交融,而明线上则应该以法律为重。在教材的篇幅上,法律比重明显重于教化。法律占两个框目,分别阐述西方英美与大陆两大法系形成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呈现的法律特征;教化占一个框目,虽勾画了基督教发展历程,阐释其在社会管理中作用,但叙述线条比较粗糙,内容不多。 就素养培育要求而言,选择性必修内容面向历史选考生,培育水平要求为3-4,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搭建更多的教学阶梯来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锤炼关键能力和涵养必备品格。这需要更多的学习过程和更为宽泛的学习时间。就学习的容量而言,选择性必修全三册共48课,大部分学校安排了高二一学年(周课时为4-5节)来学习这些内容,教学时间也更为从容。基于以原因,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社会治理中法律与宗教两方面的内容,笔者以为安排两个课时,设计5个左右的学习任务比较合理。具体而言,第一课时学习西方法律的发展与特征,并把宗教的部分内容融入其中;第二课时学习宗教的教化作用并探究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为《国家制度与社会管理》中的第9课,施教对象为以历史作为选考方向的高二学生。一方面,学生经过高一通史的学习并把历史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可见其基础知识和历史素养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比如比较中探究近代西方法律的特征,在时间轴绘制中梳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等;也可以提供更为复杂的史料以供辨析,如英美法系新名词频出的发展历程。但另一方面,本课的教学内容略显偏僻和奥,法律史专业名词颇多,如日耳曼法、普通法、衡平法、无罪推定等,如何把握法律与历史学习的关系成为了教学设计的首要考虑对象。为了契合学生的这一生情实际,本课挑选了一些法律史中的经典案例,注重对知识的结构化搭建,绘制简明易懂的历史示意图,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史观的引领。 四、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是:“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相关内容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拆分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发展、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宗教伦理和教化三个框目,综合课标要求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够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列表对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别;能够依托史料绘制西方法律与宗教发展进程;能够依据史料绘制希腊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与近代两大法系的渊源关系。(时空观念水平3,历史解释3) 2. 通过解读一些典型的图片、案例、文献史料,提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了解近代法律形成的多种因素;通过对比中世纪和近代的法律程序,探究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通过关联材料和教材中的史实与解释,辩证认识各种史料的价值。(史料实证水平3,历史解释水平3) 3.通过一些图片,文字,比如七礼、十诫、七艺等基督教词汇,分析中古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在羡智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共党员 ,世界记忆大师教练、导师,世界青少年记忆锦标赛选手训练导师,高级全脑潜能开发师 ,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累计培训学员数万人;致力于普及推广将快速记忆、思维导图等方法、工具熟练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文化学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