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隧道监测测量建设计划
目录
一、编译依据 1
二、编译原理 1
三、项目概况 1
3.1地形地貌 2
3.2地质条件 2
3.3地震效应 2
3.4主要设计参数 3
、监测测量 专项施工方案3
4.1隧道监测测量目的 3
4.1.1为支撑结构的形式和参数的设计和修改提供依据 3
4.1.2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撑工期提供依据 4
4.1.3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 4
4.2隧道监测测量项目及方法 4
4.2.1隧道监测测量项目 4
4.2.2监测测量方法 4
4.3隧道测点及断面布置 9
4.3信息处理及及时反馈计划 10
4.3.1数据收集 10
4.3.2测量数据的处理 10
4.3.3测量数据分析与预测 10
4.4信息反馈与监测 11
4.4.1力学计算方法 11
4.4.2经验方法 12
五、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14
5.1项目管理 14
5.2监测和测量工作的注意事项 15
5.3质量保证措施 15
一、编译依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云南省板郊至新村公路工程一标段设计图、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国家、省和中国中铁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实施细则。
本次标段施工现场我司自行勘察及周边环境勘察所得资料。
我们拥有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和施工管理经验。
二、编译原则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标准和实施细则,确保本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的要求。
根据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资源,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本项目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缩短工艺衔接时间,合理优化施工工艺。
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现场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本着“永久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临时建设用地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和建设干线。项目建成后,对临时建设用地进行复垦绿化。
尊重当地居民风俗习惯,文明施工。
三、项目概况
隧道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设计速度:40km/h;
隧道行车宽度:7.5m;
隧道建筑边界:净空9m(宽)×5.5m(高),紧急停车区净空12.25m(宽)×5.5m(高)。
3.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川滇山脉地形,是我国地形的第一步。属山地平原峡谷地貌类型。地势一般为西北高东南低。 -3000m,南部一般保留海拔2000-2500m的高原。金沙江、太平江深切在高原表层和分山山顶之下。岸坡高陡,河道高差1000m以上。河谷呈窄“V”字形。 -150米。
线路沿金沙江右岸的太平河布置,沿线具有典型的侵蚀构造地貌。龙头山半角段为太平河流域右岸谷坡。水系分布多与构造线一致。陡峭,呈窄“V”形。白云石分布区有零星的溶蚀构造地貌,还有少量的蜂群和山谷。
3.2 地质条件
漂流崖隧道起止里程为K3+695~K4+551,隧道长度856m;出入口段为第四纪崩塌斜坡、岩土和松散堆积物,洞体段主要为筇竹寺组砂岩中掺有粉状的页岩。整个洞室围岩等级为IV2~V2级,其中IV2级长度260m,V1级长度483m,V2级长度113m。隧道围岩产状平缓,岩性弱,稳定性条件差,进水段存在偏压现象。
隧道出入口为第四纪崩积碎石土层(Q col ),地表有大量松散碎石。施工时边坡开挖频率为1:1,并采取支护措施。在隧道入口段,距隧道入口70-80m的上坡和悬崖上发育危险岩体,应予以清除和保护。
金银澳隧道起止于K5+495~K5+625,隧道长130m,洞室围岩为崩积碎石夹层(Q col ),结构松散、散乱、不平整组成结构,洞室围岩稳定性极差,难以形成溶洞,围岩等级为V2。
隧道的出入口位于金银澳塌陷的沉积物中。开挖后形成高土坡。边坡开挖坡度比为1:1,施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老营窝隧道起止里程K5+856~K10+429,隧道长度4564m,隧道围岩为白云岩,微裂缝、断层发育,主要为Ⅲ~Ⅴ1级围岩,Ⅲ级围岩长2529m,Ⅳ1级围岩 岩石长550m,IV2级围岩长1000m,V1级围岩长445m。
隧道入口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边坡岩体为白云岩,岩层为├NE∠5°~10°,为岩石侧坡。开挖坡度比为1:0.3,上部为第四纪厚土坡,自然坡坡度为23°,地形较为平缓,边坡整体稳定性好,边坡开挖坡度为1: 1.
3.3 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区划图(GB1836-2001),项目区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5g(50年超过10%的概率),对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VII度.
3.4主要设计参数
漂流崖隧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