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土壤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5.2.2 土壤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教学设计 土壤课标分析 土壤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本课标要求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把“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对于土壤的观察,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次要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土壤的观察方向,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三方面入手。“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形成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和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可以根据学生观察的土壤,结合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具体分析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培养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角度,将内容重点确定为适宜中学生野外观察土壤的一般方法。鉴于土壤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重要性,为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适当拓展土壤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内容,哪一类土壤更适合耕作。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地理必修一的内容设置是基础自然地理,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与自然环境等,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认识土壤对认识整个陆地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土壤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与我们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学习和认识土壤对于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农业有着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教材内容教材资源: 在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本节教材依次安排了“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三个标题的内容。教材首先介绍观察土壤,在重点介绍观察土壤的主要方法的同时,讲述有关土壤的基础知识,为“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的学习做铺垫。简单介绍土壤概念及物质组成后,从观察土壤的角度,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思路,依次介绍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造三个方面的土壤特征。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教材重点就已形成的土壤现象分析各成土要素的作用。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是属于扩展内容,教材从土壤的功能自然转入土壤与人类的关系,强调土壤的自然资源属性,简单介绍了人类为提高和维持土壤的生产力而进行的养护工作。本节讲课没有涉及该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土壤形成的过程 2、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有关土壤的基础知识。土壤,随处可见,是我们生存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生活经验加上小学初中所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地理必修一的内容设置是基础自然地理,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与自然环境等,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了植被内容后,不同地区的植被呈现出差异性,土壤也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土壤学习更多的是从人类与土壤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土壤问题,并重点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比起小学、初中,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本节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本节课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的授课,更多的是地理知识的实践课,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真实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人地协调观的教育。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土壤剖面或者土壤标本,说出不同土壤层次的差异。 2、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结合各地土壤标本,能够分析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3、举例说明人类生产生活与土壤的关系,以及保护改良土壤的措施。教学重难点 1、科学观察土壤的方法 2、结合示意图,分析土壤形成的过程 3、结合各地土壤标本,分析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土壤视频土壤,我们随处可见,视频中的土壤与我们记忆中的土壤是一样的吗?万物土中生,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与我们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那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土壤。 【课程教学】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定义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探究活动一】 观察土壤标本,思考土壤的物质组成。 (1)矿物质:岩石被风化,岩石的碎屑物质。是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 (2)有机质:生物残体、枯枝落叶,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腐殖质。有机质的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水分: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 (4)空气:存在于土壤空隙中。虽然小时候经常玩土,但是我要怎么观察土壤呢? 2、观察土壤在野外观察土壤我们应该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三方面观察。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展示图片,让同学们给土壤基于颜色起名。 【播放视频】 土壤颜色蕴含的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