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化的内涵及意义
——以青岛市为例
课标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运用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
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一个概念:城镇化
三个结论:过程、特点、利弊
两个行为动词:运用、说明
第一课时主要侧重于城镇化的概念、动力机制、主要标志以及利弊。
其中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弊兼备,须辩证分析问题,
并且通过认识与利用城镇化,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地理
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运用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城镇化向高质量转变,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体现人地协调观。
2.运用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的图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城镇化的主要标志,辩证地分析城镇化的利弊,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青岛市在城镇化不同时期的进程差异,引导学生归纳特点、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
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分析家乡在城镇化方面的变化,运用城镇化的数据画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
2
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的第二节“城镇化”第一课时
对教学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有着广泛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城镇化的利弊
教学难点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教学重难点
具备一定的地理核心素养
知识储备:已有部分知识,
但知识碎片化
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生活经历:结合生活经验
青岛市高一的学生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5
1
2
3
4
讲解法
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讲解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图文音频相结合
更加直观
启发式教学法
渗透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板书板画法
框架式板书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
讨论式教学法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01
自主学习法
02
小组合作法
03
读图分析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标分析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
分析城镇化的利弊
辩证地看问题
案例分析
框架式结构
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
板书总结
更加形象
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刻
图片+课前调查
切身体会城镇化的发展
提高学生分析的能力
读图分析
紧跟时事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新城镇化
概念原因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导入
总结
升华
框架式板书,总结整理知识框架,让知识更加清晰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感谢斧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