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证辨证标准编写说明.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瘀互结证中医辨证标准 地方标准修订项目 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痰瘀互结证中医辨证标准”修订项目,辽宁省卫生计生委于2018年6月 立项,计划编号:。本标准由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辽宁)提出,由辽 宁省卫生计生委归口,由辽宁中医药大学进行项目修订。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关林,张哲,张会永,李思琦,王洋,刘悦,孟健, 李佳,张博,袁东超,王建华,冯雪。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王洋、王雪峰、车戳、李可大、张哲。 二、编制思路和原则 本标准制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原则,按照“能够为辽宁省地 方中医行业内实际应用,能被行业外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要求,参照各类病证结 合辨证标准指定办法,既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又要保证中医疾病临床实际。 1、科学性原则 前期课题组同时对痰瘀互结证和痰瘀质进行了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 查,探索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核心病机的相关性、现代生物学基础 及临床应用规律,结合痰瘀互结证共性辨证标准建立痰瘀互结证辨证标准,同时 揭示痰瘀互结证“因机证治规律。 2、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就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做精、做细核心功能。 即本标准要求适用于临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对指导中医药防治相关 疾病及复合证研究起到示范作用,并在医疗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查找病证结合辨证标准相关文献作为参考,调查了 分布于辽宁省各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领域专家,集中他们的意见,再经 过专家论证和行业专家广泛征求意见,评价标准制定的制定的可行性,形成专家 指导组审核稿,使本标准从研制过程到结果保证了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标准体系发挥系统效应的重要保障。将标准分门别类地纳入体系 中,提供标准号、标准名称等信息,使标准协调一致,互相配套,构成完整、全 面的整体;将标准收录范围从包括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逐渐规范,充分考虑 整个标准体系范围的全面性和所有标准文本的数量全面性,体现标准信息的广 度。 本标准的制定,对医师在临床的使用上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标准制定的技术依据 1、文献的收集和筛选:以网络检索为主,同时使用手工检索。以“痰瘀互 结证”、“体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标准”、“病证结合”、“诊断标准”、 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 普)、万方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为查询范围,检索相关论文。 2、调查问卷:根据文献研究总结研讨后,采用Delphi法,撰写专家调查问 卷,向按标准遴选出的专家作问卷调查。专家遴选的标准:对本病种擅长的临床 专家,包括部分中医文献研究学者在内,精通本学科的业务,有一定的知名度、 具有高级职称和长期临床工作经验、有兴趣和能够坚持完成专家调查,遴选专家 时同时考虑到专家分布的地域性。 四、标准的制定过程 1、开发及验证的流程包括:①形成本标准的专项研究小组;②小组中进行 撰写,并对所有相关条目进行逐条讨论和筛选;③以Del ph i问卷的形式将本标 准以电子邮件或分别发放纸质版给15位专家,让他们提供临床实际的修改意见 并进行发放回收以修正本标准,本指南通过3轮改良德尔菲法共识问卷调研结合 面对面共识会议法达成指南的共识内容;④将所有信息采集切片后做最后整理以 达到客观全面的目的。 2、时间节点: 2018.6成立痰瘀互结证中医辨证标准工作组、专家组 7-2019. 6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痰瘀互结证辨识量表、初步揭示痰 瘀互结证基本生物学基础,形成痰瘀互结证辨证规范。 7-8以专家会议咨询方式,结合头脑风暴,对辨证标准草案进行讨论, 结合诊断性试验结果,对研究制定的精准辨证标准草案进行优化,达成专家共识 2019.9对草案反复征求意见并进行论证,并最终修改完善后将标准送审 2019. 10接受相关部门审查 2019. 11向相关部分报批五、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指导临床医护工作者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质患者进行 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工作; 形成中医证候辨识新方法,为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型、痰瘀质 相关研究提供指南或其他证型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主要技术内容 设计阶段性流行病学调查表(草稿),运用调查表(草稿)进行预调查, 优化其内容,并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可应用于本课题的阶段性流 行病学调查表,研制痰瘀互结证辨识量表,确定痰瘀互结证辨证要素及其规范; 选取分中心开展临床阶段性流行病学调查,总结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瘀 互结证、痰瘀质“因机证治”规律,初步揭示其基本生物学基础; 以专家会议咨询方式,结合头脑风暴,优化标准草案,达成专家共

文档评论(0)

136****3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