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专题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x

“概论”专题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国小康社会历史渊源 二、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 三、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 四、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3;4;5;“小康”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包括三层含义,即: ★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这三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不断发展。; (一)“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系统阐???是《礼记》。    从历史渊源来说,“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  《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是为‘小康’。”;小康社会则是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它的经济特征是财产、劳动力私有, 政治特征表现为阶级礼制, 伦理特征是等级规范制, 社会保障模式是家庭赡养制, 社会秩序的维持靠兵刑制。;  《礼记·礼运》虽然是孔门后学所述,但它关于“大同”、“小康”的完备描述,都发端于孔子的社会理想之中,“小康”与“大同”是孔子构想的两种社会理想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在构建其社会理想时,对“大同”是极为推崇的,他崇尚“大同”社会那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但同时,孔子对“小康”同样是极为推崇的,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更是一种应争取实现的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社会形态。; “小康”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最初孔子提出的“小康”仅是一个大体框架和雏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小康社会思想又在儒学框架内不断被后世儒家补充、发展和完善,影响日益扩大。    其中,孟子      对小康内涵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设计了比孔子更为完整的“仁政”、“王道”的“小康”社会。;  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方面,孟子提出“死蓰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是一种安居乐业的小农经济生活图像。   孟子对小康社会的描绘,特别是他对小农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绘,丰富和完善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小康”这个概念,除了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可以安然度日之外,具有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内涵,成为施行“仁政”、民有“恒产”、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的小农经济生活状况的典型概括。;  随着儒学的教义化、神圣化和趋于僵化,儒学的小康社会理想,自《礼记》被定为“五经”之一后,再也没有什么重要发展了。             更应该看到的是,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尽管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得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小康社会在我国封建社会千百年从未得到过实现。;  清朝末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乱世”到“升平”再到“太平”不断更新、发展、进化的历史过程。 “太平”即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升平”亦即小康社会,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社会形态;①孙中山先生也受到儒家社会理想的影响,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②毛主席也是受到一定影响的。他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说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 ③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提出了小康目标,而且还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17;18;19;1、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是在改革开放之初 (视频 -邓小平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道: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选二238: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  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即“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后来还使用“小康水平”)等多种说法。这些新概念,虽然大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但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邓小平的设想凝结了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时期的反复思考和探索,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邓小平当时设想的“小康社会”还没有生活例证。;22;  4、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

文档评论(0)

191****00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