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资料).doc

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 1 1.1概念界定 2 1.2理论渊源 2 1.3德国校企互动的优秀经验 3 2校企互动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3 2.1学生实践学习时间短,校企互动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3 2.2学生满意度较低,“校热企冷”困境有待打破 3 2.3校企互动缺乏长效机制约束 4 3校企互动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4 3.1推进校企互动纵深化发展 4 3.2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5 3.3充分发掘合作红利,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5 文2: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改革探索 6 0 引言 6 1 依托学校优势与特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6 2 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心,构建多层次实践教育体系 9 4 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 11 6 结语 12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4 正文 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资料) 文1: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 1概述 1.1概念界定 校企互动和工学结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校企互动指的是通过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从而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其内涵包含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双方参与等。高校与社会企业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双方均利用了自身优势和潜能,并较好的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校企互动是从该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参与主体方面进行阐述的,而产学结合则是从行为过程方面进行表达,主要指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生产过程相互作用与影响,对两者同时产生正向作用的教育模式。 1.2理论渊源 理论界在探讨校企互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认为其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了组织合作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笔者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最重要的理论渊源。该理论的提出者是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对人类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后,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了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指出,教育过程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既是促进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进行分析后,可以将其论述分离成以下三点:其一,是对教育者与生产者两种社会角色进行合作、互动重要性的肯定。其二,是对教育活动和社会生产活动两种行为融合重要性的肯定。其三,是对生产实践知识和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结合重要性的肯定。上述三重意思表达与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互动最为重要的理论渊源。 1.3德国校企互动的优秀经验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逻辑有二: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场所的“双元”。在该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场所之一为学校课堂,在此学生将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元”为企业、公司等教学场所。2)学生身份上的“双元”。德国在校学生身份之一为高校学生,另一重身份为企业学徒工。在“双元”教育模式下,实现了理论实践学习同步进行,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可以促进学生素质获得综合提高。 2校企互动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的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了当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学生实践学习时间短,校企互动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笔者将每学期中进入企业学习的时间划分为32h以下,32h~56h,56h~112h,112h以上四个选项。79%的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的时间为32h以下,12%的学生为32h~56h,9%的学生为56h~112h。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中该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时间较短。在目前各高职院校中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仍然主要以校内学习为主,高职院校在培养计划中留给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较少。因此校企互动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参与企业实践学习能够学到的实践知识极为有限。 2.2学生满意度较低,“校热企冷”困境有待打破 调研中,笔者设置了“你进入企业的主要工作或行为是什么”与“你认为通过本次(阶段)实践学习收获情况如何”两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56%的学生选择了“参观学习,无具体工作”,32%的学生选择了“参与基础性、辅助性工作”,12%的学生选择了“参与具体工作项目(任务)等”。在第二个问题的调研结果中,54%的学生认为“

文档评论(0)

asen1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