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二、谨信篇.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来的小沙弥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百本经书由一匹枣红马驮着。 在途中,小沙弥一直紧紧地牵着马的缰绳,唯恐它不好好走。越是这样,那匹马越是在后边拖拉着,越走越慢,越走越没精神,小沙弥就把缰绳扯得更紧了。结果,本来并不远的路途,居然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打了个来回。 回到寺院,小沙弥就向法师告状,说这匹马太不听话了。法师就笑了,对小沙弥说:“与任何一匹马 放手 同行,都不能强拉硬拽,要因势利导,发挥和调动马的积极能动性,让它自己走,让它在前面走,或与它并排走,绝对不能在前面拉它。明天再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时,放手让它自己走,你试试看。” 第二天,当小沙弥与那匹枣红马再次踏上路途时,小沙弥及时地放开手,把缰绳搭在马的脖子上。那匹枣红马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尊重,马上精神起来,朝小沙弥“咴儿咴儿”两声之后,扬起四蹄“嗒嗒嗒”地朝目的地走去。小沙弥在一侧跟着,既轻松又愉快。结果可想而知,与昨天差不多的路程,今天只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就顺利归来。 * * * * * * * * * * * 二、谨信篇 章句释义幻灯片 3 故事慧园幻灯片 25 案例分析幻灯片 29 悦读感悟幻灯片 32 章句释义 1.4幻灯片 4 2.22幻灯片 9 4.26幻灯片 13 8.13幻灯片 16 12.23幻灯片 19 1.5幻灯片 6 4.17幻灯片 11 5.24幻灯片 14 9.25幻灯片 17 12.24幻灯片 20 1.13幻灯片 8 4.25幻灯片 12 7.25幻灯片 15 10.22幻灯片 18 15.27幻灯片 21 15.38幻灯片 22 16.4幻灯片 23 16.5幻灯片 24 原文 注释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8n),字子舆。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ng):反省。 信:诚实。 传(chu1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实习,践行。 大意 评析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在春秋时期,社会变化十分剧烈,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原文 注释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同“导”,治理。 千乘(sh-ng)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算不上大国了。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 敬事:认真对待国家大事。 人: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这里是狭义的用法,与下面的“民”呼应。 大意 评析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本章主要讲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孔子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原文 注释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近:符合,接近。 复:实践,实行。 远:用作动词,使……远离,此处也可译为避免。 因:依靠,凭借。 宗:可靠,尊奉。 大意 评析 有子说:“约定符合义,说出来的话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合于礼,这样就能避免耻辱。依靠关系深厚的人,也就可靠了。” “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注释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信:守信用。 輗(n!):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拉的车。 軏(yu-):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指的是马拉的车。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么。 大意 评析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如同大车没有安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没有安横木上的木销子,靠什么行走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原文 注释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用作动词,向……看齐,与……等同。 省(x@ng):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苑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课件教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