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xVIP

《古诗三首》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7 / NUMPAGES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锤、凿、焚”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竹石》,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了解诗中事物的特点。 4.联系诗人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志向。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了解诗中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了解诗中事物的特点。 2.联系诗人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志向。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回顾,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相机评价。 (1)听写上节课学写的1个字。 (2)指名背诵《马诗》。 过渡: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读懂了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于谦和郑燮两位诗人又借助事物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志向呢? 2.引出古诗,明确题意。 引导:读读诗题,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1:“吟”是赞美、吟诵的意思,所以“石灰吟”就是对石灰的赞美。 预设2:“竹石”就是长在石缝中的竹子。 过渡:的确,这两个诗题就点明了今天两位诗人所咏叹的事物,那么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先来看看于谦笔下的石灰吧!(板书:石灰吟)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以两个新事物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注释知大意,了解石灰特点,体会作者情怀。 2.探究过程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古诗,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 (2)学生抓住关键词明确石灰特点,并结合作者生平体会其情怀。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3.探究活动 (1)结合注释,明确诗歌大意。 引导:请你结合注释自读古诗,四人一组,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学生畅谈、质疑,小组派代表回答,师随机指导。 成果展示: ①字词梳理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②诗意梳通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过渡:了解大意后,就让我们一起去领悟这场对石灰的盛誉吧! (2)学生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特点。 引导:默读《石灰吟》,想想诗人所吟诵的石灰有什么特点?诗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预设: ①千锤万凿 引导: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 预设:不是的,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 追问:那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石灰石被采石工人千锤万击,我感受到了石灰石锥心般的疼痛。 ②烈火焚烧 引导: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刚刚经历过千锤万击,又有烈火焚烧,但依旧从容不迫。 ③粉骨碎身 引导:烧过的石灰石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有同学知道它是如何变成石灰粉的吗? 预设:我知道,把水泼在上面,它就会沸腾然后粉身碎骨。 追问:原来石灰是经历了这么多痛苦的过程才产生的,那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预设:“若等闲”,这个词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万水千山只等闲”,在石灰的眼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都是平平常常的事。 引导: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你能找到吗? 预设:“浑不怕”,哪怕粉骨碎身,也全然不怕。 追问:石灰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你知道是什么吗? 预设:石灰这么做的目的是“要留清白在人间”,洁白的石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用处。 引导:此时,你有何感想? 预设: ①我非常敬佩石灰,它不怕困难,顽强不屈,英勇无畏。 ②我觉得石灰有无私奉献的特点。 点拨: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的方法,了解了石灰的这些特点。 (3)了解诗人生平,体会诗人精神品质和人生志向。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如果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我们或许会对诗歌有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诗人几岁写的这首诗吗? 预设:据说是十二岁时写的。 引导:这么年轻的他,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诗呢? 预设: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虽然他当时只有十二岁,但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引导:是啊,长大后,他的确小有成就。现在给大家看一个他做官的故事,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资料补充:《两袖清风的故事》 于谦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但他衣食住行仍很俭朴。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klz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