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史》课件第十一章符号互动理论.pptVIP

《西方社会学史》课件第十一章符号互动理论.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在表演中,会有一种“表现出来的自我”,这是观众根据演员的表演而得出的印象,被成为“强加给他的自我”。这种强加给的自我是舞台、表演等情境的产物,是所有参加表演人员的共同活动的产物。不管这个自我是否真实,它都是互动的关键。 在演出中,如果这个表现出来的自我不能令观众信服或引起观众怀疑,那么,互动过程就可能被破坏,社会机构中直接的、间接的系统就会出问题。同样,对于表演者本人来说,自我被别人怀疑,也会导致他个人的解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直接对表演者提出挑战。这是因为,在社会互动中,互动双方对于维持相互之间的身份共同承担着责任,一方的失败意味着另一方的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二、托马斯的“情境分析”思想 三、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自我与社会) 四、符号互动论的三种形式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库利是美国早期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学家。 他的代表作是: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 《社会组织》(1909) 《社会过程》(1918) 《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研究》(1930) 他有两个学术创造: 一是“初级群体”概念及其理论;二是“镜中我”概念及其理论。它们是当代西方社会学中互动理论的重要支柱。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1、库利对符号互动论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2、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①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②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③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3、初级群体的概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与他的初级群体思想密切相关。他认为,初级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使得个人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的本领。对他人的态度、评价作出迅速的反应,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对他人态度的敏感性只能在初级群体中得到培养。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二、托马斯的“情境分析”思想 托马斯(1863-1947),他与弗洛里安.茨纳涅茨基合著的《欧洲与美国的波兰农民》(1958),在西方影响很大。他对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了情境定义、情境分析的思想。 1、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是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映。 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在与分析人们的行为,分析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行为。而情景定义恰恰居于客观环境(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它是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托马斯认为主观因素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2、对所处环境的反应依据对所处环境的主观定义。 托马斯强调了情境定义的重要意义“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这就是著名的“托马斯定理”。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强调人们对于他人行动等情境因素的理解或解释,这对于解释个人行动的主观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意义也仅仅在这里。他强调主观主义的客观后果,有明显的缺陷,个人与群体行动都离不开对于情境的主观定义,但个人与群体行动归根结底是受情境本身的作用。情境本身与主观定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三、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自我与社会) 符号互动的思想到了米德这里,才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他被称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创立者。 他生前只发表了很少一些文章,主要著作都是在他去世以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 他的代表作是: 《当代哲学》(1932) 《心智、自我与社会》(1934)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1936) 《行动哲学》(1938) 十一章 符号互动论 米德的互动理论的最基本假定是: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米德认为,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

文档评论(0)

158****43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海无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