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战略(每个人都需要大战略思维,掌控全局的能力).pdf

论大战略(每个人都需要大战略思维,掌控全局的能力).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大战略 [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著   臧博 崔传刚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推荐序 序言 第一章 穿越赫勒斯滂海峡 第二章 长墙 第三章 老师和约束 第四章 灵魂与国家 第五章 作为枢纽的君主 第六章 新世界 第七章 最伟大的战略家 第八章 最伟大的总统 第九章 最后的美好希望 第十章 以赛亚 献给大战略家 尼古拉斯·F. 布雷迪(耶鲁大学1952级) 查尔斯·B.约翰逊(耶鲁大学1954级) 亨利·“萨姆”·昌西(耶鲁大学1957级) 推荐序 傅莹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 狐狸式思维和刺猬式思维的差异 加迪斯用狐狸和刺猬的隐喻开篇。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诗人阿尔 基洛科斯的残篇中: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当代英国哲学家以赛 亚 ·伯林在1953年出版的 《刺猬与狐狸》中加以引申,借此描述历史人物思 维的差异。狐狸追逐多个 目标,其思维是零散的、离心式的。而刺猬 目标单 一、固执,其思维坚守一个单向、普遍的原则,并以此规范一切言行。伯林 据此为分析人的思维提供了一种分类法。 伯林认为,柏拉图、但丁、尼采、黑格尔属于刺猬类型,而亚里士多 德、莎士比亚、歌德则属于狐狸类型。问题在于,这种简单的 “二分法”能 普遍适用吗?狐狸式思维和刺猬式思维能否共存?大文豪托尔斯泰,时而像 一只固执的刺猬,试图追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时而像一只多疑的狐狸,鄙夷 历史解释和经验。狐狸和刺猬的特点在他身上出现某种交汇,而交汇点就 是 “常识”。伯林的结论是:常识是某种 自发、单纯而未被理论污染的东 西,经得住时间检验。 伯林的理论被演绎成历史研究者的罗盘,也启发了加迪斯对战略行为的 思考。他认为:狐狸式思维的人善于归纳各种不同信息,而不是仅依据 “宏 大图式”进行推导;刺猬式思维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拒绝批判和反思,往 往沉浸在 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里。而加迪斯认为, “狐狸和刺猬的悲剧在 于,彼此都缺乏对方所具有的一些能力”。那么,这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 式能否并存?如果把刺猬的方向感和狐狸对环境的敏感性结合起来,也许就 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战略。 目标与能力的平衡即为战略 加迪斯认为,人的思维往往处于刺猬式和狐狸式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抗之 中。前者重视 目标的单一性和纯粹性,而忽视手段的配合;后者重视环境的 变化和对 自身能力的评估,但往往模糊了目标和焦点。加迪斯在书中展现了 这种对抗和矛盾,他引用大量的历史事件,分析其中历史人物的思维和行 为,从而体现出战略的内涵。为什么有的战略意图能得到超水平的实现,而 有的战略意图一败涂地?加迪斯的结论是:如果把刺猬式思维理解为对战略 目标和愿景的规划,把狐狸式思维理解为对 自身能力的评估和调控,那么 目 标与能力的平衡即为战略。 不过,加迪斯也说明,这种平衡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是动态的和不断 变化的,因为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外部的影响因素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目 标与能力需要互相适应和配合,尤其要防止两者脱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 拥有 “好的判断力”和 “均衡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运用常识。加迪斯写 道,所有战略问题的核心不过是常识而已,但保持常识并不易。 加迪斯认为,战略意图的追求者从不缺乏伟大理想,然而,成败往往取 决于现实条件,而不仅仅是伟大理想。战略的失败者给人类战争史留下了许 多不可思议的问号。例如,以拿破仑之伟大,何以忽略了俄国拥有辽阔地域 和恶劣气候的现实,执意让大军向纵深挺进,最终陷

文档评论(0)

苏醒文档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