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教案+知识点总结.doc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教案+知识点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目标导学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 设问:图一现象是谁发现的?它与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关系?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意义? 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图解发明】 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爱迪生在电气时代的发明创造。 设问: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发明创造的名称。简要概括爱迪生在电器发明上的贡献。 提示:图一是白炽灯泡、图二是留声机、图三是电影摄影机、图四是碱性蓄电池。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 目标导学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归纳整理: 发明物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名称 内燃机 1876年 德国 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2年 德国 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2.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 3.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解意义】 目标导学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工业产生的概况。 2.阅读教材,了解诺贝尔等人在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的发明创造。 提示: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意义 化学 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