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临床运用】 ????? 1.辨证要点: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 ????? 2.加减变化:初起风邪重者,宜加羌活、防风、白芷等以辛散风邪;病久不愈者,酌加蜈蚣、地龙、天麻、桃仁、红花等搜风化瘀通络。 ?????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属于风痰阻络者。 ????? 4.使用注意:若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之口眼 斜、半身不遂,不宜使用。方中白附子和全蝎有 一定的毒性,用量宜慎。 ?(十五)消风散《外科正宗》明.陈实功 编著 【组成】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6g 甘草 木通各3g 【汤剂参考剂量】当归、防风、蝉蜕、知母、苦参、 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各5~10g,生地 10~15g,石膏15~30g,木通、甘草各3~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 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 数。 【方解】 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散邪(君) 苍术——祛风燥湿 苦参——清热燥湿 木通——渗利湿热 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 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血行风自灭” 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佐使) 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 臣 ?【临床运用】 ????1.辨证要点: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 ????2.加减变化: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 用石膏,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 兼胸脘痞满,舌苔黄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 利湿;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热,舌红或绛者,宜 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 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 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4.使用注意: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 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十六)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近代 胡光慈 【组成】天麻9g 钩藤后下12g 石决明先煎18g 川牛膝12g 山栀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茯神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晕眩,失 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栀芩杜仲桑寄生, 茯神牛膝益母草,肝风内动有奇功。 【方解】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君) 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 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利水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 栀子、黄芩——清肝降火 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 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 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臣 佐 【临床运用】 1.辨证要点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2.加减变化:晕眩头痛剧者,可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 如果伴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苔黄,脉弦数。治法:滋阴平肝,潜阳熄风。宜镇肝熄风汤。 3.现代运用: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内耳眩晕等属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者。 ?(十七)桑杏汤《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3g??杏仁4.5g 沙参6g??象贝3g?? 香豉3g? 栀皮3g??梨皮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 浮数。 【方歌】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身热咽干咳痰少,辛凉干润燥能医。 【方解】 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 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轻宣透热 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本方乃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 因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原书方后注:“轻药不得重用,重

文档评论(0)

一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