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电镀前处理.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胶电镀前处理会计学第2页/共48页 非金属材料的电镀是指在非金属材料表面上,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获得金属覆盖层,使之具有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两者的优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非金属上沉积金属层的技术和工艺有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功地在各种非金属材料上镀覆导电层、焊接层、导磁层、耐磨层以及装饰性镀层,而且还可以得用非金属模芯进行电铸生产,进一步推动了非金属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第3页/共48页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电镀区别 在非金属材料电镀之前,先将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即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在它们的表面施镀一层导电金属薄膜,使其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然后再进行电镀。因此,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电镀的主要区别在于非金属材料表面需要金属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喷涂导电胶、真空镀金属层、化学镀、化学喷镀等,对玻璃、陶瓷等材料还可以进行烧渗金属层。第4页/共48页概述第一节 塑料制品镀前的表面处理前处理——化学镀前表面处理 指在塑料表面上,用一定的加工方法(通常是粗化、敏化、活化),使之密布一层具有催化活性金属微粒并进行化学镀的全过程。生产线上前处理都有什么工序?去应力除油整面亲水粗化中和钯水解胶化学镍电镀第5页/共48页『 胶件内应力 』产生的机理 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内应力的实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的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平时以位能形式贮存在塑料制品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由的稳定的构象转化,位能转变为动能而释放。当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内应力平衡即遭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应力开裂及翘曲变形等现象。第6页/共48页塑料应力的检测方法 1.溶剂法 ⑴醋酸沉浸法 ⑵甲乙酮 + 丙酮沉浸法 2.仪器法 3.温度骤变法第7页/共48页溶剂法原理:根据介质应力破裂的现象,即溶济分子渗入到树脂的大分子之间后,降低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应力大的地方在浸入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本来就有所减弱,浸入溶剂后这些减弱了的地方进一步削弱,而引起开裂,内应力小的地方在短时间内不会开裂。因此,可以从待镀件表面开裂的时间和程度来判断镀件内应力的大小及其部位,从而确定塑料件是否进行电镀。第8页/共48页醋酸沉浸法——所使用的乙酸(CH3COOH)必须是95%以上的乙酸且重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10次测试。①表面应力测试:将乙酸(冰醋酸)倒入玻璃器皿中,将产品完全浸在乙酸里,时间为30秒。30秒后用夹子将样品取出并立即用清水(自来水即可)冲洗干净,观察样品表面有无发白及裂纹。判定:不得有任何开裂现象,允许表面有轻微发白。②内应力测试:将表面应力测试合格的样品擦干后完全浸在乙酸里,时间为2分钟。2分钟后将样品取出并立即用清水(自来水即可)冲洗干净,观察样品有无发白及裂纹。判定:不得有任何断裂现象,允许镶件处有轻微裂纹及表面发白现象。第9页/共48页甲乙酮 + 丙酮沉浸 将零件完全浸入21摄氏度的1:1的甲乙酮 + 丙酮的混合液中,取出后立即甩干。 判定:不得有任何开裂现象,允许表面有轻微发白。第10页/共48页仪器法 用偏振光照射塑料制件,视彩色光带多寡,分析内应力的强弱,它只适用于透明的制件。偏振光法所要的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且准确度不高,因为制件处理前后变化不明显,光谱带上出现的光带不一定都是内应力的影响,如制件表面的波纹也会影响检验的结果。不过此法对制件的性能尚无任何影响,为无损检验,经检验过的制件可继续电镀和使用。第11页/共48页温度骤变法 这种方法是将塑料待镀件反复受冷受热,根据裂纹出现的时间长短来评定内应力的大小。它适用于各类塑料成形件。温度骤变法所要的设备简单,但是检验时间较长。经检验后的塑料件已被破坏,不能继续使用。第12页/共48页塑料制品应力的去除处理 热处理:塑料制品的热处理是指将成型制品在一定温度下停留一段时间而消除内应力的方法。目的是让制件在一定的温度下,恒温数小时,使其内部分子重新排列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内应力。方法是将制件放入水、甘油、矿物油、乙二醇和液体石蜡等液体介质中,或放入空气循环烘箱中加热到指定温度,并在该温度下停留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第13页/共48页常采用的热处理温度为高于制件使用温度10-20℃或低于热变形温度5-10℃。热处理时间取决于塑料种类、制件厚度、热处理温度和注塑条件。常用塑料件的热处理温度 ABS塑料件65------75℃ 聚丙稀80------100℃ 氯化聚醚80------120℃ 聚甲醛90------120℃ 聚碳酸脂110-----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