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全套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3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代中期的代表诗人有蔡珪、刘迎、党怀英、赵元等。 蔡珪的《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将曲折多变的心理活动与深沉的人生感触融化在弹琴、把卷、倾尊等日常生活细节的叙述和月色、露华等寻常景物的描写中,读来自然亲切,富有韵味。刘迎的《莫州道中》将对世事的忧患与思亲之至情交融成一片,境界阔大深沉,音调婉转流畅。 赵元的《邻妇哭》,反映民生疾苦,尖锐深刻,采用乐府民歌体,笔势自然凝练。 党怀英在学习陶渊明、谢灵运的同时,又采纳黄庭坚朴拙奇崛的笔法。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金代后期诗人,以赵秉文、完颜、王若虚、李俊民、元好问等为代表。他们以沉痛的笔调表现战乱,诉说人民的苦难,抒发亡国之痛,把金诗推向高潮。 赵秉文工书画,善诗文,是党怀英之后金代文坛领袖。其诗清新豪放,不拘一格。 完颜为女真族诗人之冠。他的诗风流丽委婉,属对自然工巧,善用众多的景物来烘托情思。 王若虚论诗主张自得、求真,反对雕琢。他的诗有的直抒胸臆,纯朴自然。 李俊民感时伤乱的作品写得颇为沉郁、幽深。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元好问为金代最杰出的诗人,他广泛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刻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沧桑之感,诗风雄浑悲壮,骨力豪健,充满大厦既倒、孤木难撑而又不甘心寂寞的悲剧色彩,成了金代诗歌极好的总结。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体文学形式,是在词、大曲、唱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 今存金代诸宫调,残本有《刘知远诸宫调》,全本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董西厢》的出现,在中国曲艺史和戏曲史上,是一件大事。从内容上讲,《董西厢》彻底改造了唐传奇文《莺莺传》,改变了原来的矛盾冲突,塑造出崭新的形象。《董西厢》的出现,表明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而说唱艺术的成熟,则为戏曲的产生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铺平了道路。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金代的院本杂剧,是以短暂演出形式为限,包括述说与代言,或亦装扮人物而作故事的片断表演。院本的发达,为元代用北曲谱成表演故事的杂剧打好了一些基础。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二节 元代文学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元帝国统治中国后,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的才华和学问,寄托在写作散曲和创作杂剧剧本的事业中。 当时的知识分子,摆脱了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束缚,都愿投身于通俗文艺。 大都市的畸形繁荣是促使元杂剧繁荣的经济原因。 元曲繁盛,还取决于艺术自身的发展条件。散曲的勃兴又促进了杂剧的定型。 从戏剧本身的发展来看,融合了各种伎艺,形成新的表演艺术,并形成新的乐曲体系,使元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走向成熟。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三节 元杂剧的盛况 元杂剧是指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它是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因此也称北曲或北杂剧。 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情况,主要靠三部专著著录:元钟嗣成《录鬼簿》、明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元杂剧的题材非常广泛丰富,所反映的生活面极为深广。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元杂剧的发展,一般分为三期: 第一期(1234年金亡—1276年宋亡),为元杂剧的黄金时期,著名剧作家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高文秀、康进之、张国宾等,都产生在这一时期。元杂剧中第一流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李好古的《张生煮海》,高文秀的《双献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纷纷出现在这时期。 第二期(1277—1340),为元杂剧的转变期,名作家有宫天挺、郑光祖、曾瑞、乔吉等人。这期杂剧作品,比较著名的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粲登楼》,宫天挺的《范张鸡黍》、《七里滩》,乔吉的《金钱记》、《扬州梦》等。 第三期(1341—1367),为元杂剧衰落期,较有名的剧作家有秦简夫、萧德祥、罗贯中等,作品有秦简夫的《东堂老》、罗贯中的《风云会》等。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总之,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的部分优秀剧目,

文档评论(0)

159****63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