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VIP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1 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所谓“适俗韵”即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C. “守拙”呼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呼应“性本爱丘山”: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愚拙,无须强混于俗世;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 D.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12. 结尾句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简析结尾句的作用。 【答案】11. A 12. 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自由的生活。结尾句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使结构完整,主题突出。结尾句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A.“开篇所谓‘适俗韵’……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错。“少无适俗韵”才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适俗韵”。 故选A。 A.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重要词语的内涵并分析诗句的作用的能力。 (1)分析“自然”的意思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思是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诗人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所以,此句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2)分析尾句的作用 首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意思是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尾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思是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诗人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尾句中的“返自然”是指归耕园田。照应“归园田居”这一标题;与首句中的“性本爱丘山”相呼应,结构完整,突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这一主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①,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②,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①深辙:大车所轧之痕迹,此代指贵者所乘之车。②周王传:指《穆天子传》,记录了有关周穆王的传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夏”紧跟着暮春的时序,此时草木繁盛,枝叶纷披,将陶庐笼在一片绿阴之中。 B. “既”、“已”、“时”等字眼表明耕种既毕,收获尚早,诗人可以偷闲读书,别有兴味。 C. “微雨”、“好风”是细雨和风,润衣不湿,吹面不寒,增加了酌春酒摘田蔬的兴致。 D. 这一首诗在写法上纯以自然为宗,节奏舒缓适度,语言俚俗粗拙,口语化,亲切朴实。 16.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感到“乐”的原因。 【答案】15. D 16. ①环境美妙:夏日绿荫遮蔽的庐室。②有闲暇读书:耕种已毕,正值农闲,可读书。③气候怡人:有微雨和好风,惬意。④读书轻松愉悦:因求知怡情而“泛览”“流观”。⑤读书快乐:可随书中人物出入往古,周游世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项,“语言俚俗粗拙,口语化,亲切朴实”说法错误。本诗语言风格是含蓄雅致的,其中间用比兴、用典等手法,厚积薄发,深衷浅貌,文情融合臻于绝妙。所以语言风格上不属于“俚俗粗拙,口语化,亲切朴实”的特点。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诗歌一二两联写了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环境静谧雅致,这是“乐”之一; 第三联写了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也自寻其趣,这是“乐”之二; 第四五六联写了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