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设计-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志:动物园的出现以1892年伦敦动物园的建设为标志·概念:动物园是以野生动物展出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宣传普及有关野生动物的科学知识,对游人进行科普教育

六 常见动物展示概要 羚羊展示设计概要 温度要求:室温应控制在10-26°。 光照要求:要保证每天12小时照明时间即可 通风控制:保证每小时室内空气最少更新四次 饮水和水池:随时保证洁净的饮水,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 地面组成:室内地面为糙面水泥地面,但地面要垫草,室外为自然土壤或掺入沙子或粘土。 运动场面积:大型羚羊保证每只个体不少于30m2 北京动物园羚羊馆 六 常见动物展示概要 栏杆和隔离设计 室内围栏不低于1.8m,并且保证视觉隔离。 保证体型小的物种或体型大的个体可以躲避大型个体的攻击 六 常见动物展示概要 犀牛展示设计概要 温度要求:要求室内平均温度保持在12°以上。 光照要求:保证照明时间达到12小时。 通风和湿度要求:空气更新率在每小时8-10次,湿度保持在40%-70% 其他设计:犀牛是厚皮动物,需要结实的树桩,岩石等表面来摩擦皮肤衣摆脱寄生虫或其他不适 特别注意:在犀牛的隔离材料的选择中,特别需要注意材料的毒性,任何经过沥青防腐处理,桐油防腐处理手段处理过的木材都不能使用,因为犀牛会啃食这些木材。 瑞典动物园犀牛 六 常见动物展示概要 犀牛展示设计概要 犀牛需要粗糙坚硬的表面摩擦皮肤 六 常见动物展示概要 7.1 动物园选址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待动物园选址原则,要体现生物地理岛理论的应用,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面积效应——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生态效应的发挥 边缘效应——尽量保证生态区域的完整性,减少分割片段 距离效应——尽量减少生态斑块间的距离,或将各斑块通过有效的生态走廊进行连通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7.2 园区布局符合“生物地理岛理论”的原则 具体方法是在园内非公共开放区域尽量集中建立大面积的,连续的生态斑块,种植设计以本土植物为主。增加绿化区域垂直面的丰富度,高大乔木,高灌木,低矮灌木,丛生草本植物从高到低为本土野生动物创造可供选择的栖息条件,各后勤建筑之间通过一条后勤管理通道连接,尽量减少道路对生态斑块的分隔而产生的边缘生境。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7.2 园区布局符合“生物地理岛理论”的原则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尽量建立大面积,连续的生态斑块,减少分割片段 7.3 开展本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在制定动物园总体规划之前,应该对本地的生物资源进行本底调查,通过对动物,植物物种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剔除有害物种,并尽量为保护物种创造足够的生存空间。根据Raedeke(雷戴克 1955)发表的资料,两栖动物最小需要面积为0.57hm2 鸟类栖息的最小斑块直径为200m,且斑块构成以连续的树林为主。确定在园区内保护的本土物种名单后,需要在总规层面进行生境斑块预留。 7.4 展区的生态设计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重点考虑圈养展示动物活动区域以外的生态设计,在展示单元之间,结合本身的生境特点,尽量应用本土植物和少量外来植物营造自然的生态效果,这种生态设计为圈养动物创造了更适应的小气候环境,也为本土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之所。展示单元之间建造丰富垂直层面的植物区域,还能对展区内建筑进行视觉屏蔽,使游客能够在更自然的环境中欣赏野生动物之美。 7.5 展区的连接 七 动物园园区生态建设 每个主题展区之间应该尽可能缩小距离,以体现“生物地理岛”理论的距离效应。这里所说的距离是不同展区间的直线距离,不同于游客的行走距离,为了在不同展区间形成参观间歇,或为营造进入下一个展区之前必要的气氛,可以对游客步道进行迂回设计,并通过动物单体展示,牌示,雕塑等元素的设置增加游客的行进距离感。 相互分割的展区之间需要通过参观步道两侧的绿化所形成的生态走廊连接 2)第二代展馆(壕沟式展馆) 1907年,一个名叫卡尔哈根贝克的德国人成立了一所自己的动物园,他主张“不是把动物限制在狭小的笼子里,透过栏杆去看它们,而是让它们在尽可能大的空间里漫步,没有栏杆、没有其他视觉障碍,让人们忘记这里是动物园。他引进了在动物展区边缘建立壕沟的新概念,即利用地形或植物把壕沟隐蔽起来,让游人看不见壕沟,但同时能确保动物不能跑出来。 3.2 动物展区 3)第三代展馆(模拟自然生境的展馆) 20世纪70年代,两位风景园林师乔恩 柯和格兰特 琼斯,以及当时的两位园长丹尼斯 鲍尔森和大卫翰考柯斯在设计西雅图的“Woodland Park Zoo”的大猩猩馆时提出了“沉浸式景观(Immersion Landsc

文档评论(0)

180****85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