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电子课件:信息经济学(第四版).ppt

全套电子课件:信息经济学(第四版).ppt

  1. 1、本文档共4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示例说明: 假设一个消费者打算购买一件服装,市场上打折的商店和不打折的商店各有50%。买到不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为10,买到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为15。 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2,则: U1=50% × 10 + 50% × 15 -2 = 10.5 U2= 50% × 15 + 50% × 10.5-2 = 10.75 U2 U1 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5,则: U1=50% × 10 + 50% × 15 -5 = 7.5 U2= 50% × 15 + 50% × 7.5-5 = 6.25 U2 U1 当搜寻成本小于C时,搜寻是经济的;当搜寻成本大于C时,搜寻就是不经济的。 连续搜寻: 假设消费者并不在搜寻前决定搜寻的次数,而是持续地搜寻,每次获得商品价格后,考虑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则停止搜寻,如果拒绝则继续搜寻。 假设消费者具有心理预期价格,若找到商品的价格不大于该预期价格,那么消费者会接受该价格,否则将继续搜寻。 (5)理论模型 若消费者已得到第N家商店的商品报价,并且至今为止最优价格为PN。 如果消费者决定停止搜寻,且以价格PN购买商品,则此时需要支付的成本为商品的价格PN ;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PN不满意,即PN高于预期价格,那么消费者将会继续搜寻,则其成本为现有的搜寻成本(即再搜一次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加上直到搜寻第N+1次为止得到的最优价格PN+1,并减去消费者预期的边际收益(即预期再多进行一次搜寻可能得到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预期成本函数L(PN)如下: 当PN≤C+PN-E(△PN+1)时,消费者就会停止搜寻商品;相反,当PN > C + PN - E(△PN+1)时,消费者会继续搜寻。 结论:当消费者预期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搜寻成本时,就会选择继续进行搜寻。但随着搜寻过程的继续,消费者心中的预期价格也会提高,从而会使搜寻次数降低。 讨论: ——人们如何进行工作搜寻? ——工作搜寻与商品搜寻有何异同? 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论述。 施蒂格勒两篇关于“ 搜寻理论” 的论文为“ 工作搜寻理论” 拉开了序幕。Stigler认为,购买者根据最小化的预期价格和搜寻成本进行报价,但其模型仅涉及商品领域,因此对工作搜寻理论只是起到启发的作用。 三、工作搜寻理论 此后,在序贯决策理论的基础上,麦考克最先将搜寻理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 McCall假设: (1)每多搜寻一个工作的成本是固定的; (2)寻找到的工作若不接受,则继续搜寻; (3)每一个寻找工作的人,对他面临可能获得工资所具有的机率分配是已知的。 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1: 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他认为在连续搜寻过程中,搜寻者可以导出一个简单的最适终止寻找工作法则,即在考虑搜寻成本与获得工作机率后,设立某一职位的最低价格,称之为“保留工资”,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工资大于或等于保留工资的工作,即停止搜寻,接受该工作;否则继续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 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2: 费尔普斯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认为各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搜寻。 在这种搜寻过程中,求职者会遇到各种就业机会,而是否接受某个工作机会取决于继续进行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工作搜寻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 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3: 巴特在研究市场摩擦问题时,提出了匹配函数的研究方法。霍尔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企业如何从求职者中挑选员工的问题。皮萨里德斯分析了当存在两种工作搜寻途径时的搜寻和匹配结果。坎贝尔·R·麦克南等从工作搜寻过程入手,分析工人如何从新雇主那里求职(外部工作搜寻)和在企业内部搜寻工作(内部工作搜寻)。 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4: 在早期的工作搜寻模型中,工作搜寻仅讨论失业者的活动。其隐含之意是, 就业者都是“安分守己”的,并不会为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进行搜寻,且大部分搜寻模型把个体假定为在交易前就已经完成信息搜集,就这个意义而言,这些模型都不够切合实际。 对于在职搜寻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模型以及由莫藤森等人构建的静态局部均衡模型,不仅拓展了工作搜寻模型,而且还为劳动力的自愿流动提供了解释。 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5: 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戴蒙德总结了搜寻市场的基础根源,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则拓展了该理论,并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根据传统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有工作需求的人会去寻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