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docVIP

李镇西教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镇西老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 李镇西老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 李镇西老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 李镇西老师《我这样做班主任》摘录及感悟 李镇西老师 《我这样做班主任》 摘录及感悟郭跃辉花了一天时间, 把李镇西老师的 《我这样 做班主任》 读完了。 念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时候读得五体投地,有时候读得感 慨万千, 有时候读得热泪盈眶, 有时候读得如坐针毡。 李老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胸怀我们是 赶不上了,只有学习一下他的只言片语,算作是 “东施效颦 ”吧。 1、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 关心学生的同时, 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 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 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残害师生感情的幼芽。 2、教师想尽量斩钉截铁地帮助学生改 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 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不犯近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 最不可功的,因为这无异于 “批判会 ”,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 ——自尊心、个人尊严、 骄傲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填补的。 3、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 肥沃的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 让它不 断壮大,最后排斥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苏霍姆林斯基 4、教会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的优势,并保持、发展这种优势,不断自觉地战胜自己的弱点,这是思想教育的艺术所在, 真实掌握这门艺术,需要终生的探索和奋斗。 5、做一个教师和校长的责任感,在于每个孩 子的今天都是不可复制的,教育的严酷和教育的责任,都在于此。 6、孩子不愿意找老师谈 心,这是我的教育中一直努力防止的结果。 7、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 样的人, 他热爱孩子, 感觉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 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认识孩子的心灵, 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 苏霍姆林斯基 8、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 “学者 ”或“研究者 ”的身份去冷峻、 “客观 ”、 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 9、每日都和孩子在一同,却不关注因而不知道孩子的心灵世界;越是仔细负责,孩子们越 是讨厌。 这是我们现在很多班主任的悲哀之处, 甚至是悲剧所在。 10、赞可夫有过这样一句 话: “对一个有察看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喜、喜悦、诧异迷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 的最细微的表现, 都逃可是他的眼睛。 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 他就很难成为学 生的良师良友。 ”11、事实证明, “急不可待 ”地想认识学生, 或“好为人师 ”地处处教训学生, 学生往往不买我们的账;而俯下身子和学生同等地沟通,学生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有所思索, 有所醒悟,有所感奋。 12、对待青年男女的爱情持轻蔑乃至讽刺的态度,恰好说明教师的教 养水平低。 ——苏霍姆林斯基 13、教师不要以集体的名义煽动多半孩子对个别孩子的愤恨。 14、有几流的班集体,就有几流的班干部。 15、以宽宏的民主胸怀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 种建议,包括尖利的批评或许难听的 “杂音 ”。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以前对原 13 班的学生多次生气, 也有过多次不近人情的惩罚, 也有过好多不切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规 律的举措, 但即使如此, 他们跟我走得仍是很近, 仍是愿意对我敞开心扉。 每次改他们的随 笔,我都会有亲近之感,可是现在的学生,他们对我很尊重,也很听话,我给他们提的建议 他们也都会听, 可是总感觉有一些隔阂, 起码在周记这点上, 我感觉他们能和我交心的人较 少。现在班级局势稳定,学生纪律和成绩也很不错,而以前 13 班的学生经常 “出事 ”,一会 儿违纪一会儿受罚,但仍是感觉很亲近。比方制作班刊,我一布置,他们立刻行动,拟订了 详尽的计划, 可是现在我已经布置了好几次了, 仍是无人响应。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终究是 什么?为什么班级体系健全、 违纪现象少了, 反而感觉和学生的距离比较远了呢?我百思不 得其解。可是读了李老师的书之后, 我忽然理解了。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原因,以前的学生 虽然我经常骂他们, 可是主观上愿意亲近他们, 因此他们不会记仇, 相反会感觉到我的爱心。而现在,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的心可能已经离他们远了。 这个错误是不可宽怒的, 幸好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要不我还蒙在鼓里呢。现在更正,还不晚,毕竟还有两年时间。

文档评论(0)

159****5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