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 宗法礼俗.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汉 民 族 节 日 第二十二页,共25页 * 重 阳 节 的 风 俗 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据西汉时的《长安志》记载,京城长安城外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着茱萸的人们纷纷登上高台,游玩观景非常热闹。到三国和晋代,登高活动更为普遍,历代诗人留下许多“重阳诗”、 “登高诗”。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 王维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 阳 节 的 诗 句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 诗人李白写道: 九日天气晴, 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山岳, 了然楚汉分。 重 阳 节 的 诗 句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 宗法礼俗 第一页,共25页 * 一、宗法礼仪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与此相关,产生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 1,祭祀 A,祭天地、社稷、宗庙,封禅,九拜 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2,成人礼 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笄礼,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 第二页,共25页 * 3,丧礼 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4,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 ⑴国讳:如秦始皇嬴政时,改正月为端月,其父名子楚,《吕氏春秋》就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 ⑵避圣人、尊者讳:汉淮南王刘安之父刘长,避长而用修;苏轼为避父(苏序)讳,就改序为引,苏辙则改序为叙。 ⑶避恶人讳:人自宋后少名浍,我到坟前耻姓秦。 ⑷其他忌讳: 古人讳言钱而曰“孔方兄”,讳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讳言死则曰“驾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第三页,共25页 * 六、节庆民俗 1,春节。《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上元节 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3,社日 4,上巳节 5,寒食、清明 6,端午节 7,七巧节 8,中秋节 9,重阳节 10,腊八 11,祭灶、小年夜 12,除夕 第四页,共25页 *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 节 的 来 历 春节 第五页,共25页 *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