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0208孟子思想:民贵君轻.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导论0208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国学经典导论0208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国学经典导论0208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02-08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八节 孟 子的民贵君轻说。 翻开《孟子》一书,扑面而来的是强烈、鲜明的民主 意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孟子》全书。孟子思想中最可 贵的价值就是他振聋发聩的民主呐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 轻”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它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响亮的民主呼 声。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富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关系重大,人民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他说: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他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意思是说,在人民、国家和君主三者的关系中,人民是第一位的,国家其次,君主最后。如果君主危害了国 家政权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君主可以更换。 《尚书·五子之歌》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和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认为,统治者要得到天下,首先要得到 人民的拥护;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关键要争取民心。统治者要保持其统治地位,就应该以爱护人民为先,保障人民的权利。只有爱民、保民,才不会丢掉统治地位。如果君主无道,只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死活,就无异于“率兽而食人”,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后来又被儒家学派的另一大 师荀子发挥说: “天之立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又把君与 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猛烈抨击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所 造成的贫富悬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的言论迸发出一种愤怒的犀利! 明朱元璋对孟子本来颇有好感,但当他读到“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 仇”一章时,便勃然大怒,认为这些话“非人臣所宜言” 。遂下令取消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并说谁反对就杀掉谁。但还是有个叫钱唐的大臣冒死反对,并说为孟子而死虽死犹荣。朱元璋没法,但还是令大学士刘三吾将《孟子》全书 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思想清查” ,把《孟子》中对封建统治者不利的言论共删去了 85 章,取名为《孟子节文》 ,并将原版《孟子》列为禁书。 刘三吾删掉的内容,现代学者容肇祖先生曾做了仔细的研究和归纳,主要包括 11 个方面的内容,全是孟子民主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些被删的思想精华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也完全被禁止出题命试,由此可见封建专制帝王是多么惧怕 孟子的这些民主政治主张。 孟子还初步提出了比“民本思想”更加先进的“民主思想” 。“民本”与 “民主”的区别是“为民做主”和“由民做主” 。民本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 本,应该对人民好;民主思想认为人民还是国家的主人,应该按照人民的意志 来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孟子曰: “国君进贤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提拔、罢免乃 至惩罚干部都应该走这种民主程序。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够提出一切从人民 出发、由人民做主的民主观念,实在是世界思想史上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4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