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 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 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 06-05 文为世用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演进期。 本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主要集中于对《诗经》、屈赋和汉赋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西汉扬雄在大约作于晚年的《法言》一书中,他视辞赋为“童子雕虫篆刻”,不仅悔其少作,也批评司马相如之赋“文丽用寡” ,即对崇尚华丽而缺乏实用的文学进行批评。 在东汉,社会上盛行谶纬之学以及 “华而不实, 伪而不真”的文风。东汉王充作《论衡》八十五篇(近存八十四篇) ,主要阐述了他在哲学上的进步主张, 也表达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见解, 针对当时虚伪浮华和因循模拟的文风,曾经痛加批评: 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作》) 他提倡真实,反对“虚妄”,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都必须是真实的, 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在其《论衡·自纪》中,明确提出: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富愈贫。 王充主张“文为世用”, 文章有为而作, 应当有益于世。 他还提出了如何评价作 者高下的问题:不能以读书多少作为标准,而应看他是否“博通能用” ,有所创 建;在此基础上,针对汉代保守复古的文风,提倡文章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主 张言文合一, 强调了作家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认为创作的好坏, 既取决于先天的 才气,也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在评价作家作品的问题上,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 问:王充提出文为世用针对是东汉什么样的文学氛围而发的? 王充的文学实用主义主张, 在宋代一度得到回应。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 有属于哲学家的文学主张,有属于美学家的文学主张,还有属于政治家的文学主张。王安石就是政治家文学主张的代表者。他在《上人书》中提出: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 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 ,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王安石既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又是一位锐意改革的政治家。 他的文学鉴赏主张自然带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 他强调文章是圣人用以做为礼教治政的工具。 重视文章的实质内容, 而反对过于注重文学的华丽形式。 因此,文章直接为礼教政治服务,文学必须以“适用为本”、要“有补于世” 。但王安石并未象王充那样全面否定文采的作用。 问:王安石要求的文章“有补于世”与他的变法思想有何关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4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