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贝多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音乐_贝多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中音乐必修鉴赏模块 第二十五课 《贝多芬》 教学设计 音乐组 一、课前准备: 作品版本的确定,视频、音频资料的节选与制作,课件制作,课堂必备物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PPT出示《欢乐颂》歌曲乐谱。 教唱《欢乐颂》步骤是: 教唱旋律 让学朗诵诗人席勒的诗词 让学生带歌词演唱《欢乐颂》 了解到是贝多芬的《欢乐颂》出自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个乐章从而引出课题 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让学生熟悉《欢乐颂》的主题旋律,以及了解席勒的《欢乐颂》诗词,为后边欣赏交响曲打下基础。 新 课 教 学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 一、作品介绍: A、介绍作品 这首作品作于1823年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也是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在作品的第四乐章中贝多芬。史无前例的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队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为歌词,展现了作曲家寻求真理地曲折地心灵历程。 B、社会背景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首作品作于1823年,同学们想一想,这段时期欧洲发现了一件大事。是什么呀? 二、过渡语 受启蒙运动影响的贝多芬也在寻找,最终他通过音乐找到了这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欢乐”是亿万人民相亲相爱的一种大欢乐! 下面我们就跟随贝多芬的音乐去寻找这种“欢乐”,体验感受这种“欢乐” 三、欣赏《欢乐颂》第四乐章(部分) (一)引子部分 1、听主题(问题:速度、力度如何?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引出这段主题“恐怖的号角” 2、听宣叙调主题(出示宣叙调乐谱) 简要介绍宣叙调 前三个乐章主题片段依次出现并依次被宣叙调否定 欢乐颂主题部分(带问题欣赏) 问题:四遍主题分别用了什么乐器? 力度的变化又是怎样的? 带问题完整鉴赏引子部分 问题:音乐形象“欢乐”与音乐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二)、过渡语 正当人们沉浸在找到欢乐,发展欢乐的喜悦之中时,恐怖的号角再次出现,我们也进入了乐曲的第二部分合唱部分。 (三)合唱部分 1、听 恐怖的号角 2、听 宣叙调(男中音独唱) 问题:同引子部分相比这段宣叙调有何不同? 3、听 《欢乐颂》主题三次的变化 问题:欢乐主题三次演绎演唱形式有何变化?又有何共同点? 4、带问题完整鉴赏合唱部分(第一段) 问题:这段中欢乐颂主题与引子部分相比情绪是怎样的? 音乐的形象--“欢乐”经过前面的汇集发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过渡语 音乐听到这里,我就在想,贝多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创作出这样伟大的作品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贝多芬吧! 五、贝多芬介绍 德国作曲家,音乐世家,出生于波恩,5岁学琴,8岁公开演出,10岁开始作曲,17岁时到访维也纳拜访偶像莫扎特,接受莫扎特的指导。 1792年移居维也纳,从事演出和创作。26岁时患上耳疾,创作第九合唱交响曲时耳朵已经全聋。1827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多芬因为贫病去世。 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解 根据老师的提示回答问题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听完,回答问题 辨别使用的什么乐器? 聆听每段出现的主题片段。 聆听音乐辨别乐器的变化 欣赏音乐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辨后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认真聆听感受贝多芬的精神魅力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便于学生欣赏。 体会作品产生的社会现实 通过听音乐,利用形式要素来分析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练习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认识。 能更好的体会贝多芬寻找“欢乐”的过程。 可以了解音乐创作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验证已知知识,加深对乐曲内涵的认知。 便于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思路以及体会作品的层次感。 分辨人声的音色,了解演唱形式的不同对于音乐形象的刻画及音乐情绪的表现的影响。 通过对音乐表现形式变化的体验,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 感受贝多芬坎坷的经历,体会贝多芬音乐及本人的伟大之处为后边的美育教育铺垫。 课 堂 拓 展 贝多芬毕生竭力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即使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至暗日子里依然忠于自己的信念,在耳聋的情况下依然创作出了号召人民要勇敢向前,去争取自由与欢乐的音乐。这对于我们现代的高中生来说有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思考后谈认识 运用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内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部分)通过聆听、感受,我们听到了贝多芬发出的自由、民主、平等之声,也感受到了他让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享欢乐的崇高境界,接下来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坚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书写自己人生光辉的篇章! 认真倾听 课堂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