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咬文嚼字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咬文嚼字》 授课年级:高二 授课时间:第5周 教材版本章节:必修五 课型:鉴赏课 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高考大纲要求: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思政目标、美育目标: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现在多用于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用于讽刺当众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4.粗枝大叶: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做事不细致,不认真,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5.深恶痛绝:形容对某人某事极为厌恶。恶,厌恶。 6.清沁肺腑:清新地渗透到人的内脏,比喻使人很感动。 7.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8.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9.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认为了不起。(多含贬义)鸣:表示。 10.索然无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寡味”。 11.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近;离:远离。 12.点铁成金:原意是指使石头变成黄金,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的文章。 【自主学习指导】 了解作家作品,认真阅读课文,查查字典,明确重点字词,完成基础知识的落实。自主学习,注意与前面的知识链接部分。 【环节一:重点讲析,难点点拨】 1.解题 标题“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这三个义项,没有一个褒扬的。这个成语出自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2.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黑板上。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环节二:整体把握文本】 1.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所举例子 说明的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2.阅读1-5段,找出文中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环节三:分析第一部分】 1、郭沫若改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 提问:同一种改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朱先生如何认为的?(从原文中找答案) 明确:“这”常常带有一种厌恶的情感,朱光潜先生观点是:文学的语言应准确表达情感。 小结: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练习1:品味改之前和改之后的韵味。“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把“空的”强调祥林嫂很久没有讨到东西,反应出鲁镇人们的冷漠和“下端开了裂”强调出祥林嫂乞讨时间很长。而修改后没有这种效果。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