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doc

一等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等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学 科: 小学语文 单 位: 姓 名: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小学语文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关联阅读 教材 书名:三年级语文下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程理念还强调拓展语文教育资源,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故本课设计了拓展资源使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加深了解、在结合对现在中国崛起资料的收集,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三年级下册北京版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看见其他国家在我国争夺土地,看见城墙残缺不全,非常气愤。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当时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是理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读书原因的关键,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但还不能完整概括课文意思,对文中重点词语还不能准确把握,且对“伟人”理解不够透彻。另外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不易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联系上下文理解“五花八门”“残缺不全”“振兴祖国”“宏图大志”词语的意思; 能联系全文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通过探讨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的过程,学生能够用因果关系理清文章的结构 ,并能学习这种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并能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悟周恩来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表格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联系主题,谈话导入 (2分钟) 二、 联系资料 交流背景 (10分钟) 理解 “中华落后” 三、 研读文本 读中感悟(17分钟) 理解 “中华崛起” 感受 “中国腾飞” 四、 怀念伟人 情感升华 (11分钟) 理解“伟人” 1.谈话:同学们为什么每天都能坚持来学校努力读书? 2.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3.齐读、分较色朗读:周恩来是一位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伟人。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并思考:从课文的叙述中,你能看出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勤学好问、爱国、有民族荣誉感、有志向。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城墙残缺的图片 (通过看当时城墙残缺不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3.能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吗? 4.走进100年前的中国,看看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播放视频(2分钟) 教师补充:当时,战争在东北地区爆发,战争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导致很多家庭都家破人亡,人们四处流浪,吃不上饭,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辱,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建造楼房,强占租界,把中国瓜分的四分五裂,还让我们割地赔款,我们受尽了屈辱。 5.带着感情读第二自然段(师根据生读的实际情况相机评价) 1.再这样的背景下,一次上修身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读“我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读出“坚定而响亮的语气”) 3.齐读:我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理解“中华崛起”的真正含义。 5.对比其他同学的和周恩来回答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6.师生分读 出示其他学生的回答和周恩来的回答,师读其他同学的回答 师:所以当其他同学说为了学知识,懂道理 周恩来说:我是我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他同学说为了可以做官 周恩来说:我是我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他同学说为了可

文档评论(0)

avvav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