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word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word部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设计依据与构思 《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孟浩然乘船停宿于建德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故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这首诗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知道一共有三首古诗。接着导入新课,从课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然后交流作者和相关的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做好铺垫,降低理解的难度。最后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文本中诗句的意思以及展示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教学目标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 3.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读中感受。 教师: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件。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 课题名称:《宿建德江》。 2. 体裁:古诗。 3. 达成目标: (1)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读准字音。 (2)会写1个生字。 (3)能读通、读顺全诗。 (4)知道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5)简单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 (6)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4. 学习方法建议: 自主识字、认真思考、交流讨论。 5.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二、学习任务 1. 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德 2.读下列诗句,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查阅作者的简介和这首诗的相关材料写下来。 三、困惑与建议 预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教学流程及分析 ▍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知道是哪三首诗词吗? 预设:《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过渡:这三首诗词分别给我们描绘了诗人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呢?相信通过细细品味诗句大家一定能感受得到。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宿建德江》。(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解题:“宿”是什么意思?(住宿或者投宿)想一想:你学过哪些诗词题目中也带有“宿”字呢?会背诵吗? 预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全班集体背诵三首古诗。) 4.小结:古代诗人很多因宿地不同,因而情感也不同,留下了许多佳作。你知道今天读的这首诗的作者会宿往何处吗? 预设:建德江。 5.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你对建德江了解了多少呢? 预设:建德江指的是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走近作者: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孟浩然)你记得最熟的他的一首诗是什么?(《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家一起诵读一遍?。 孟浩然(本名孟浩,公元689年-公元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但其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7.过渡:《宿建德江》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下面我们就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质疑问难中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考能力。 ▍流程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第一首诗。 2.同桌相互读一读。 3.小组内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情感。 4.班内展示。指六名同学诵读,评选最佳诵读小能手两名。 5.指导读出节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打着节奏读,尽量读出韵味。指名学生朗读,评选出三名诵读小佳人。 6.指导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让我们模仿古人来吟诵,想一想:哪些字词可以读得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